三月三日游雨花臺作

凌晨積雨霽,窗日光瑳瑳。 游目周四隅,萬景被陽和。 花樹明餘瀝,鶯鸝亦已歌。 譬彼羸尫夫,散灸甦沈痾。 又如蓬垢女,賜酺顏漸酡。 嘉節舊遨賞,孺人興亦頗。 落胸雨花臺,輕駕就委佗。 山勢竄羣蛇,首尾不可搓。 其脊跨市屋,兵子奔穿梭。 土脈養嫩茸,亂塚浮青螺。 陟岡瞰泱漭,江揚千里波。 咫尺鏖戰區,蟻聚爭蜂窩。 悲風吹死氣,膏血纏煙莎。 攻守示險隘,徒博淚成河。 下憩品泉榭,茗盞驅昏魔。 提筐售石兒,顆粒匪琢磨。 買取照盂鉢,棄雛貽摩挲。 列坐聒駔豎,躡足荒祠過。 流傳說法蹟,蔽天啼鸛鵝。 還途滿寒陽,銷愁愁轉多。 攖懷結禊飲,海圻佇吟哦。 去住各有恨,喧寂自殊科。 矯首行顧影,同一春夢婆。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