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守梅學士隔闊累年會遇京口喜道舊故特枉篇章勉次來韻二首
學海儒珍昔所知,於令刮目異常時。
蝸廬何幸紆千騎,螢燭多慚對九枝。
鉛摘次書才贍雅,麈毛揮辯狀清羸。
竹符芸省翻留滯,可是青雲緩步遲。
拼音

蘇頌
宋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爲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爲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 627篇诗文
蘇頌的其他作品
- 《 次韻劉莘老學士惜別言懷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 —— [ 宋 ] 蘇頌
- 《 與丘程凌林四君同賦食河豚 》 —— [ 宋 ] 蘇頌
- 《 次韻王正仲蒲傳正二月十五日奉祠高禖二首 》 —— [ 宋 ] 蘇頌
- 《 觀潮三首 》 —— [ 宋 ] 蘇頌
- 《 次韻諸公從駕景靈宮二首 》 —— [ 宋 ] 蘇頌
- 《 秦國太夫人挽辭二首 》 —— [ 宋 ] 蘇頌
- 《 諸公和雷字韵茶詩四絕句外復有繼作輒續二篇 其一 》 —— [ 宋 ] 蘇頌
- 《 七言二首奉答籤判學士 》 —— [ 宋 ] 蘇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