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何時見,茲峰獨挺羣。
古容餘佛座,虛室但鑪薰。
林隠投壺電,山藏出岫雲。
自慚非屈宋,欲賦不成文。
吾居半山上,繞屋猶峻嶺。
舉頭即見之,坐臥作牆屏。
忽復不可求,澒洞雲萬頃。
初疑岸谷變,身不踐人境。
俄頃如故常,突兀在屋頂。
隱現須臾間,變態莫記省。
煙霞成痼疾,終日常炯炯。
早閱金丹訣,未辦卜
若榴資彭糧,榧實伐彭兵。
三彭穴身中,各以屍自名。
伺隙戕所託,睢盱爲己榮。
仙山無凡木,榧林高且清。
八月實累累,斗量亦囊盛。
盈盤得恣食,不與汝糧並。
嗟汝小黠耳,安所逃汝生。
蚤讀黃老書,五牙漱
小麥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傷春目。
盱母江頭喚渡人,遙指麻源第三谷。
裹鹽包飯各匆匆,回首煙霞樓觀中。
詩成更覓羊何和,猶是前身內史公。
鄭侯風概似虞薰,醉飽初疑對苾芬。
一日君嘗南浦水,六年我踏寶峰雲。
詩情賦物已聞命,山色溪光儻見分。
羣盜何曾念王粲,相逢聊喜見斯文。
浥露出南郭,遵塗眄西嶺。
幽尋不憚遠,陟巘造殊境。
懸瀑瀉天路,高齋跨參井。
麻姑固神人,上下凌倒景。
逸駕不容追,遺蹤摶塵影。
仙壇獨巋然,蘚蝕此山頂。
古屋鳴鵂鶹,污池浴蛙黽。
葛顏有異聞,源委邈
金溪東行二十里,高即登山下臨水。
亂山中斷水橫流,水際招提對山起。
丹青像設半泥塗,野僧一飯無鍾魚。
散策閒尋筍蕨芽,密林時逢桃李花。
百濯生香真寶薰,中泠取水挹清芬。
素娥影落秋宵月,白鶴翎翻春晝雲。
俗客來依禪客住,林花自與雨花分。
扶傾不假迂儒力,敢倚筆端能綴文。
勾吳于越通舟車,南走甌閩城百餘。
鑿山架橋窮奧區,班春不行猶一墟。
此邦自與桃源並,不能深藏即人境。
五百年間閱戰爭,淳樸散盡狙詐生。
昔聞石鼓鳴,今作石鼓遊。
擊拊久已息,甲兵殊未休。
精廬莊嚴海,百室雲霧浮。
維時當長夏,蕭颯如涼秋。
高崖不見日,老木枝相樛。
靈泉發嵌竇,下注千仞溝。
向來經行人,頗以名字留。
俯仰百年內,磨鐫遍
求田問舍轉頭空,十口無家寄栗蓬。
得失自憐嬰世網,是非都欲問天公。
綿綿不解溪邊雨,淅淅無情松下風。
頼有詩人排悶作,且吟佳句任窮通。
天公下觀戲魚龍,分披惇物隳岱宗。
塵沙欲枯罔象眼,酒醴難澆磊塊胸。
會稽之南曰閩海,東行萬里因雄風。
二兒得邑古長樂,意擬分治三山中。
門張雀羅即我室,弔影不識求羊蹤。
擔簦挾卷者誰氏,捉筆言詩有此公
晴暉生燠雨生寒,朱夏陽春季孟間。
斷雁哀猿金馬客,落花流水石門山。
早知蟻穴成何事,欲棹漁舟去不還。
昭氏有琴無作止,虧成都任一機關。
建武下詔書,海嶠識明主。
除吏得陽城,所喜逸民舉。
滿腹懷經綸,筆間含露雨。
平生相期心,中興爾乎取。
定交自疇昔,契闊及再暑。
執熱子南來,五月憩漳浦。
破啼謀一笑,預置風月俎。
危言儻可陳,正學當
丹青得名曹將軍,畫馬已來無復人。諸生韓幹受肉法,絕足亦傳沙苑真。
儒林望郎李公麟,曹韓復生能與鄰。心胸可納天西極,紈素頻空糞北羣。
鄭生晚識李侯比,自許筆端輕萬里。山川初出大宛城,翰墨猶沾渥窪水。
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