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堪溼熱坐支離,且就虛涼看劇棋。
避雨唯應急走耳,登城願丐少休之。
江山政此成三絕,耳目醒然亦一奇。
突兀小亭吾畫篋,真形妙境恣君窺。
我聞校書如掃塵,塵隨帚去輒隨有。
螢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魯魚相可否。
榻上諸公富貴人,安能辦此鉛黃手。
綠柳啼鶯耳畔春,翠袖彈絲眼前酒。
如何復窺蠹簡塵,又借管城公作帚。
畫史畫名不畫實,潤色丹青傳不朽
上青天路最崎嶇,藏日擎天卻有餘。
既驗六龍行萬里,始知一卒當千夫。
望雲騅穩無前馬,帶雨鈴鳴動屬車。
縱有將軍天下筆,不如無逸舊時圖。
政和聖人拜賢書,陛臚春曉傳天衢。
集英殿下八百衆,一時如公此策無。
萬口一詞期第一,擢之第三衆不懌。
諸公貴人願相識,戒閽走馬要君入。
君言不媚有藥石,國子先生乃例得。
我亦跪起就穿執,妄意得蒙子公力
結芻續體祭中丞,鬼質何爲苦見嗔。
千五百年如烈日,二十四州惟一人。
朝衣視坎趨前死,羽服行山即此身。
賴有區區張孝舉,直言驚倒漢廷臣。
端溪有石紫玉潤,未遇良工失追琢。
眇哉池面劣容指,水至不能容一勺。
灊山道人請歸治,要使墨池少開拓。
每煩健步遠來徵,事必不然空臆度。
子如不忘一塊頑,予亦敢負千金諾。
會令合浦看還珠,豈忍荊山長抱璞
袞衣華藻刻堅珉,下馬來尋剝蘚痕。
斷畫豈如弦可續,闕文猶冀石能言。
鬣村故址今仍在,螭首遺蹤碎莫存。
欲較智愚三十里,又飛絲鞚過前村。
老矣捐書臥看屋,尚記姓名供簡牘。
倉皇去越著南冠,頭已如蓬口生醭。
無因可結孔方交,有藥唯醫管城禿。
新涼稍與燈火親,學字頗慚蛇蚓曲。
羅紋重厚使守舍,銅雀不真非所蓄。
敢遣良工開下巖,要使珍材過天目
賓客相傳無水厄,欣然脫屐上公堂。
滌煩療渴名雖著,瘠氣侵精暗有妨。
夢寐無憂眠可熟,清虛自積體尤強。
樵青竹裏管何事,側聽杯行供暖湯。
太祖皇帝龍飛初,君家樞密推日車。
一時事載太史筆,九廟畫展功臣圖。
昭陵取士極妙選,乃孫應詔從諸儒。
威如草木部刺史,屢進藥石諫大夫。
誰知冷落百蠻裏,忽見其後清而腴。
讀書過眼似皎月,裁詩出手爭秋蕖
薰風永日一簾垂,剝芡從容待晚炊。
舉白且看連引滿,汗青不用嘆無期。
晝思夜夢人非遠,客附書來喜可知。
千里與公供一笑,何時相遇戰低棋。
風行水上初如織,任使蕩雲高沃日。
屏翳歇去馮夷歸,本體湛然無損益。
風本無形不可畫,遇水方能顯其質。
畫工畫水不畫風,水外見風稱妙筆。
清泉道人乃了此,筆下淵源心自得。
斜斜一字淺可揭,渺渺橫灘晚尤急
鳳凰山下鳳凰城,輦路凌霄溯紫清。
秋入九天風露冷,雲藏五玉佩環聲。
虞淵出日升黃道,織女斜河轉啓明。
鬱郁安能久居此,君王有意待還京。
牡丹酴醾送春歸,南風亦復吹戎葵。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爭輝。
此開彼落相背馳,安得坐隅皆見之。劍南老人來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
蕭然四幅十二枝,規模一出衆史卑。妙處天授非人爲,右軍字畫少陵詩。
後
一葉黃時秋氣清,三山轉處大江橫。
禽魚自有親人意,草木皆能識履聲。
晴望高崖尋李願,酒行半道致淵明。
將詩與結江山好,他日來遊分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