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題名故事存,泮宮鐫柱又增新。
十行詔下方求士,千佛經中定有人。
錦繡燐斌涪水畫,風雷變化集英春。
公卿皆向此途出,豈待區區佩瓀珉。
治有春陽感,和無月律差。
濃雲方聚鶴,凍柳亦飄花。
瑞應來如響,羣情喜溢涯。
縱觀天勢淡,俄失地形窊。
素月交暉耀,狂風助擊拿。
一斑迷隱豹,三尺晦祥鴉。
塞上威尤凜,軍中語敢譁。
漢兵同被練,朔地訝
匠氏磨礱用力勤,先生序引亦清新。
尺書已報泥金帖,丹字仍題衣錦人。
桂籍共誇亨有路,泮林無倦誦於春。
東川素與西川敵,又見榮名上翠珉。
向夕層雲結,黎明漫漫飛。
山川都變色,松竹倍生輝。
共喜飄方密,翻憂落漸稀。
陰功施黑律,寒侯應璿璣。
右席延文客,先塗奉玉妃。
二儀清景混,四野遠光圍。
愛日因藏照,狂飆間作威。
三冬茲有得,一谷敢
石穴虛深宛似房,石形方穩亦如牀。
千年知是誰人隱,一郡除非此地涼。
山外雨來煙色暝,林間風過藥苗香。
塵埃已斷尤清寂,今日禪僧不上堂。
嚴冬飛朔雪,此景望中嘉。
雲暗垂天幕,江平壓浪花。
翅寒低獨雁,枝重摺叢葭。
冷甲窮邊戍,凝煙野叟家。
聚來風有助,消去日難遮。
爐暖頻烘獸,杯濃不飲蛇。
謝吟殊可愛,郢唱又何加。
好盡登臨興,搜題徹
巖前數步到幽房,巖裏聊安息偃牀。
已得清風極瀟灑,休彈白雪恐淒涼。
平時地籟乘空發,何日天花墜雨香。
三伏屢來君莫厭,流年揹我去堂堂。
要道根皇極,純王攬懿綱。
域中洪造廣,天下大形彊。
臣主同千載,藩宣奠四方。
乾文耀參井,地鎮聳岷樑。
景谷餘波迥,靈關古塞荒。
限蠻唐節制,析部漢封彊。
石穴延通道,山扃設巨防。
利源充內帑,兵勢壓
仙居殊不類樊籠,瀟灑清涼皆可封。
寒溜恰如揚子水,脩筠應有稚川龍。
雲深況是門無客,人去惟聞鶴在鬆。
向此卻疑推律法,應鐘何事代林鐘。
六月陽初亢,三農否忽傾。
應祈由化力,蒙惠得歡聲。
草木英華動,山川氣象清。
石間看燕舞,池上覺蛙鳴。
水闊江尤渺,雲濃夜未明。
逡巡煩暑薄,時序好風輕。
喜意知餘潤,憂心恐易晴。
秀園吟際適,豐野望
石門高下兩相通,冰屋初開不復封。
睡穩好攲方水玉,味清須試密雲龍。
詩筒迭和難親筆,談柄閒搖屢折鬆。
便寫姓名鐫翠壁,休論功烈刻華鍾。
壇宇嚴封築,牲羞薦潔鮮。
精誠宜有感,惠澤果無愆。
暑氣沈虛谷,濃雲佈滿天。
雷霆馳勢力,河漢動經躔。
農作方勞甚,人情忽泰然。
春渠慚訟水,夜鼓促芸田。
優足過三日,豐登又一年。
隨車循吏事,應可繼
玉節重來鎮此州,暫驅千騎上峯頭。
春闌好爲良辰惜,俗樂誰知急景流。
山色也疑今日盛,物情渾勝昔年遊。
登臨賦詠知難再,持語鄉人早借留。
地峻山形壯,周遭盡勝遊。
抱巖如拱手,轉嶺似回頭。
老木凌空迥,濃雲覆石幽。
朝陽千里快,暮雨數峯愁。
澗底猿隨鹿,鬆顛鶴勝鷗。
香花開靜宇,煙火認他州。
寶翰中朝錫,神燈半夜留。
勢容逋客戀,景許化
勢利紛紛萬慮侵,縣亭聊可一登臨。
目前不近將迎路,塵外能消富貴心。
燕處自知如隱遁,縱談誰更及浮沉。
時平樂得常棲地,且向幽閒寄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