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京山 [] 李曾伯

總角嬉遊處,重來轉盼然。 溪山猶昨日,朋友盡中年。 舊話逢人說,新詩爲客傳。 喚回風雨夢,猶記北窗眠。

送焦吏部造朝 [] 李曾伯

向來借箸在籌帷,今趣魁纏入太微。 漢郡奚勞汲生守,洛人喜見範公歸。 要持真是明公論,莫急同心濟事機。 見說九重勤側席,細陳長策慰宵衣。

庚戌過浯溪讀中興碑 [] 李曾伯

峿山一何青,浯水一何綠。 上有唐朝碑,蒼崖與天矗。 清廟仿遺音,靈武號實錄。 其筆走風雷,其文貴金玉。 曾經兩賢手,足耀千載目。 後來紀名氏,前鑱後且續。 豈無黃絹辭,中寓白圭讀。 一辭不敢措,我懼此

送焦吏部造朝 [] 李曾伯

火雲赫赫汗衣流,人望公來望有秋。 契託棣華承繾綣,辭陳桑土願綢繆。 行爲霖雨千疇足,坐解西風一段憂。 從此江頭波浪息,柳邊贏得伴沙鷗。

和士友傅勉之喜雨韻 [] 李曾伯

老生本不學軍旅,來護荊州國門戶。慚無善政格休徵,未能雨十與風五。 今年甫幸登麥喜,入夏又以槁苗苦。驕陽杲杲地欲赤,身願爲騂措無所。 瓣香惟有老天告,難以中心共人語。當知歲計國計關,不但區區飽吾楚。 我

登郢州白雪樓 [] 李曾伯

野迥乾坤闊,樓高歲月深。 江山不今古,人物幾登臨。 雲影埋荊樹,風聲快楚襟。 何須喚商女,白雪想遺音。

詠荊州瑞蓮 [] 李曾伯

蓮之爲瑞固有之,水神豈肯輕鍾奇。 雙花僅見子辱表,並蒂嘗著原父詩。 未如今年荊州幕,拔萃出類羅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 根荄太華玉井藕,彷佛函德銅池芝。 曉來朝日千葉開,宛若羣玉齊頃葵

登郢州四望亭 [] 李曾伯

夐出煙塵表,乾坤指顧中。 數峯連野迥,一水與天通。 沙外迎孤鶩,雲邊數亂鴻。 家山在何許,心與大江東。

蜘蛛和韻 [] 李曾伯

物有小而智,虛檐寄微縷。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風雨。 蜂蠆嘗自投,螳螂不敢侮。 去面類湯網,取象得羲罟。 絲吐雖非蠶,蠅視有如虎。 真巧非人爲,羞煞金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