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虞陽山周氏隱居五詠妙光庵 [宋] 孫覿 浮生知幾何,聞道苦不早。 過眼電掣雲,轉看露晞草。 匆匆已解鑣,馬鬣翳蓬葆。 夫君悟無生,不待鬚髮皓。 朝行清溪曲,暮宿白雲道。 柴門鳥跡絕,槁葉風自掃。 竹間雨泠泠,花上日杲杲。 坐對五大夫,自足休
志新遣介致書餽以巴源 紙黄甘珠欖大栗鵝鮓枯蝦爲餉戲作長句爲謝 [宋] 孫覿 巴江新搗萬穀皮,禇生粉面膚凝脂。 故人千里持寄我,落筆宛宛天投霓。 綈囊丹果十襲包,爆栗飛燼石火敲。 紅鹽著樹落青子,香霧噀手披黄苞。 蒼鵝無罪見葅醢,苦酒濯之光五采。 蝦跧久已成枯腊,咫尺波濤渺江海
寄題虞陽山周氏隱居五詠妙光庵 [宋] 孫覿 老來厭朝市,靜佔五百弓。 山棱瘦如削,水面清若空。 行穿萬蓋青,臥戴一葉紅。 黃柑千頭奴,白鳧五尺童。 銀刀貫翠縷,象鼻卷碧筒。 一醉百不知,漁父真家風。 幽尋屬無事,散此九節筇。 空濛水雲裏,端生畫
遊鍾石寺問名寺之因緣老僧指門旁石如覆鍾狀賦詩一首邀何襲明登仕同賦 [宋] 孫覿 月斧琢朣朧,團欒覆石鍾。 連絡青雲根,點注碧蘚封。 補天記女媧,移山詫愚公。 當年偶遺漏,墮此草莽中。 奇礓久淪蟄,化出金仙宫。 老僧慣見之,笑視瓦礫同。 礪角戲烏犍,迸火敲青童。 摩挲問亡恙,千歲今
吳漢逸家荊 [宋] 孫覿 高人臥江海,煙雨三家村。 白眼憎俗徒,青山自當門。 披圖望千載,耿耿尚自存。 金鑄騕嫋蹄,漆書科斗文。 虯螭盤六印,犧象刻四尊。 劍包虎皮斑,琴漫蛇腹紋。 猶吐星芒寒,尚帶雷斧痕。 我亦望古者,昂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