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詠二疏韻 [] 吳芾

世人耽寵榮,往往麾不去。 日已迫桑榆,馳騖方成趣。 誰肯急流中,便作冥鴻舉。 屈指數哲人,在昔獨疏傅。 萬口共稱賢,餞送塞歸路。 天子亦嘉之,賜金示優顧。 淵明作此詩,端欲迷者悟。 我觀二疏高,豈無子

凌歊臺六首 [] 吳芾

宋武當年跡已陳,荒臺寂寞幾經春。 一番棟宇從頭葺,四面軒窗入眼新。 陡覺江山增氣象,更添風月愈精神。 老夫無處逃炎暑,領客時來一岸巾。

江月臺 [] 吳芾

秋來江月十分明,臺上涼生氣倍清。 正好醉吟時自適,若爲衰病日相縈。 苦無佳況人空老,數盡殘更夢不成。 料想賓僚應笑我,鬢絲如此尚含情。

陪樑大諫察院同登蔣山 [] 吳芾

山如屏障阜如鍾,中有巍巍古梵宮。 六代興王俱掃跡,一僧遺塔尚摩空。 萬鬆雪類長波掛,八水源從異域通。 家在天台最深處,見山還憶故山中。

和李光祖 [] 吳芾

英才端合在星躔,不謂淹回閱歲年。 卻向山中親白石,更來澗下濯清泉。 高情雖似秋雲淡,麗句還如蜀錦鮮。 怪得了無塵俗氣,家風元是謫來仙。

寄龔漕六首 [] 吳芾

自古知心不易逢,君心還與我心同。 縱令自擇交成契,更有何人得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