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載江湖兄弟心,老夫吟了聽君吟。
休論聚散時難易,要識推敲意淺深。
晝靜牀頭便竹簡,風清牆角度鬆琴。
山靈應是馳山檄,知向孤山何處尋。
古貌如君更古心,艤舟來伴故人吟。
十分酒醉憂時切,一點燈昏語夜深。
半似畫圖經雨壁,不成宮徵亂風琴。
箇中好辦栽梅計,勝友從教載月尋。
以義名莊遺後昆,隱然文正典刑存。
當知疏遠諸親族,同是高曾下子孫。
先世家風傳不墜,廢祠香燼喜重溫。
更能培植詩書種,忠孝他年萃一門。
北望中原慘莫煙,樓頭風物故依然。
後人拍得闌干碎,往日輕教眼界偏。
水撼金焦聲亦怒,雲連楚泗勢猶全。
壯懷且付生前酒,千古英雄冢道邊。
八面玲瓏靜向陰,靜中時現定中身。
解傳佛祖從前意,便是羲皇向上人。
背日一檐渾不暑,依山百卉若爲春。
未逢惠遠相招致,厭殺浮生有劫塵。
廣寒世界放新晴,景物蕭疏八月深。
窗外方疑天雨粟,風前已見地流金。
舉留清致爲詩助,收拾餘香付酒斟。
但得仙根耐霜雪,不妨攜囝步繁陰。
梅花舊刻字將磨,勘辨其如病眼何。
千載鼠須遺墨少,一時贗本誤人多。
肯將金谷序文比,因想山陰氣候和。
最喜孤居山下姥,慕名特特爲烹鵝。
枝頭紅白亂飄零,又是風光入柳汀。
自笑半生成草草,不知雙鬢已星星。
貪吟爲有詩磨勘,戒飲從教酒勒停。
旋學禪牀諸衲子,矇頭相對一函經。
正傳國子先生印,遠訪鬆陵隱士廬。
二十四篇風月句,幾千萬卷聖賢書。
地偏自覺因人重,日涉從教與世疏。
已戒園丁多種菊,重來對菊膾鱸魚。
芰荷深處小壺天,時見征帆破晚煙。
非主非賓和氣裏,似晴似雨綠陰邊。
憑闌笑語驚魚鳥,信步遊行廢管絃。
剩喜利名塵不到,持竿柳下問漁船。
得得尋幽到水天,開樽洗勺動庖煙。
敗歡紅袖翻棋局,慣客烏衣拂坐邊。
好景自應分半席,雅歌政不欠繁弦。
黃昏未忍輕歸去,長笛一聲何處船。
人生真樂在家山,況有名園五畝寬。
眼底不隨花富貴,水邊長報竹平安。
養心澹泊千詩稿,種德蕃滋九畹蘭。
以此壽君君必壽,年年新月照杯盤。
佔得中吳第一清,蓴鱸里社可鷗盟。
七層燈火重湖影,千尺闌干兩市聲。
欸乃歌分長短律,往來帆帶古今情。
三高豈是無名利,祗與時人有重輕。
壁間吟不待秋時,吟苦中宵動客悲。勸汝不須催婦織,家家五月賣新絲。
重檐敞處受槐薰,掃盡江村雨後雲。
佛法本無南北異,世情強有晦明分。
箇中苟住元無住,此外無聞卻是聞。
誰道結樓入已去,牀頭詩版幾朝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