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辭萬里蜀,東游海之壖。
所挾大易數,自謂探幽玄。
縱橫布籌算,妙若蓍之圓。
殷勤扣其說,得數須得全。
人生穹壤間,其孰司陶甄。
短長辨鳬鶴,百一分夔蚿。
造物初何必,賦受自爾偏。
數有饒與乏,定命誰
皇皇造化鈞,橐籥生萬彙。
林林滿穹壤,異體實同氣。
痛癢本相關,彼己當一視。
矧惟守令職,休戚我焉寄。
盍推若保心,睠焉撫孩稚。
橫目事征求,往往學頑痹。
牀剝膚已侵,鷹擊毛盡摯。
但期己豐腴,皇恤彼
嚴宸有追詔,趣上太守符。
疲民未蘇醒,還顧空躊躇。
來尋靈源盟,喜與佳客俱。
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
超然煩溽中,著身在冰壺。
遲明陟危亭,雲濤渺空虛。
煙霏倏開闔,峰巒時有無。
偉哉此絕觀,雄壓東
張生父子稱紫陽,於容人物非尋常。
能傳遺像數百本,粹然千載存無忘。
言學工夫日星皎,無言氣象真難曉。
後學深明未發時,始信張生功不少。
天地之間人爲貴,頭象天兮足象地。
父母遺體宜寶之,箕疇五福壽爲最。
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慾并大醉。
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失真元氣。
欲求長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還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還延命
坐看吴粤两山色;默契羲文千古心。
來金殿沐淤蘭湯,因感騷人興寄長。
重動君王勤採善,由來香劃比忠良。
煙霞本成癖,況復遊名山。
舉手招白雲,欲納懷袖間。
咄哉亦癡絕,有著即名貪。
振衣遇長風,浩浩天地寬。
江來朱方注之東,海潮怒飛日夕相撞舂。天將古來義士骨,化作狂瀾中央屹立之青峯。
孤根直下二千尺,動影裊窕衝融中。黃金側布蘭若地,鑿翠面面開窗櫳。
雙橈伊軋破浪屋,恍忽置我高巃嵷。是時千山雪新霽,水面月出
交情世豈乏,道合古所難。
自我得此友,清芬襲芝蘭。
苦語時見箴,微言獲同參。
相從仁義林,超出名利關。
此樂未渠央,忽告整徵驂。
索居可柰何,使我喟且嘆。
至危者人心,易汩惟善端。
苟無直諒友,戒謹空
輕舸龍山頭,木蘭作雙櫓。
飄然裘司直,乘向南昌去。
問君鵷鸞中,脫身遽如許。
棲遲三十年,始得官掌故。
小須上上考,豈不登省戶。
自言野心性,眯目九衢霧。
修竹歲雲晚,萱草秋亦暮。
嗷嗷投林鳥,猶得反
劉子出西江,訪我江之東。
何人與偕來,銜袖八鉅公。
韓歐開濟姿,如晴月生空。
潞公山嶽重,文正霜檜同。
玉立者坡仙,天遊匪涪翁。
一朝參我前,毛髮生清風。
悽其趙韓王,小異凌煙中。
半山執拗面,亦得傳
維南有州古佛國,選佛場開自疇昔。
誰歟經始梅溪翁,萬桂森森皆手植。
文風日盛賢材多,粉袍立鵠肩相摩。
萬間庇士豈不欲,環視柰無餘地何。
那知吉壤在咫尺,鬼神撝呵天所惜。
一朝幻出青瑤宮,山靈獻卜龍避席
陳氏春秋一百一,兒女年皆過七十。
一門慈孝更雍愉,四老真堪入畫圖。
長官申聞太守喜,召至階庭加盛禮。
老萊綵服作兒啼,今視古人更過之。
老萊一身娛戲耳,況有三兒奉甘旨。
人言潭俗不古如,君看此事天下無
莫清彼瀟江,莫峻彼衡嶽。
澄光挾秀氣,日夜相回薄。
月吸珠含胎,虹貫玉生璞。
子方有苗裔,溫然粹而愨。
一童與三何,雙鳳兩鸑鷟。
奮身辭草萊,正論吐諤諤。
彤庭拜恩歸,天香尚盈握。
良才國之寶,一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