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素江城望眼賒,天然瓊島水之涯。
誰雲海外三冬景,卻少雲中六出花。
遜白梅魂塵不染,斷青山色玉無瑕。
朝霜夜月渾留影,一片寒光萬里遐。
耀靈渡海出東關,溟色蒼茫曙色斑。
黑霧拓開新世界,紅雲捧照舊河山。
火珠吐浴青波里,金鏡磨懸碧落間。
笑造秦橋過不得,神鞭石血苦維艱。
夕照銜山影漸無,丹霞斜渡入澎湖。
相隨鶩鳥飛沙際,忽斷虹橋落海隅。
五色文章天上降,九光錦繡水中鋪。
晚來風送輕帆過,雲裏行舟古畫圖。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
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
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瀛島官亭繞翠濃,憑欄聽得怒濤衝。
是真萬頃潮驚弩,卻似千竿竹化龍。
面海多風因激浪,離山無樹不關鬆。
尾閭東泄無涯際,聲在流波第幾重。
光陰忽忽幾時遷,衍數浮生又二年。
且把鼓催驅病鬼,敢將酒祭犒詩仙。
聲聲漏箭將終歲,耿耿星橋欲曙天。
笑共寒梅欣待旦,逢春可作老來妍。
瀛橋環翠藻芹鄉,年少翩翩列上行。
寶劍匣鳴隨異彩,靈芝甲坼便奇香。
氣華曾潤詩書腹,品貴原生錦繡腸。
秋月春風憑管領,看花莫惜馬蹄忙。
剪燭窗西話舊情,春風無故速晨徵。
琴心碎斷絃三疊,驪曲悲歌響一聲。
雲裏半肩書擔古,沙頭十里馬蹄輕。
長亭別後人歸去,顧影惟隨片月明。
未曾刪訂未堪存,古作三千亦太繁。
一自聖人編得所,至今學者擅專門。
全經窮盡須三頌,要旨參來蔽一言。
若問正葩何自始,溫柔敦厚是詩源。
離騷賦祖兼詩祖,未有無情更有詩。
會意不須求甚解,闕疑乃可賞其奇。
沉冤到底誰哀訴,異悟回頭自苦思。
學得歌章維九辨,蕭蕭秋氣不勝悲。
生風嘯虎擅劉曹,莫角奇才是兩豪。
後世幾曾追漢魏,當年直欲薄風騷。
非非想掛羚羊角,作作芒含玉兔毫。
我輩築壇思學步,端應品格樹清高。
晉氏清言亦雅騷,元音莫雜土音操。
不隨里耳嫌聲大,乃唱歌喉擅曲高。
六代煙花空剩粉,三唐滋味足流膏。
浸淫初盛參中晚,全豹窺來一世豪。
詩仙詩鬼又詩囚,去取多偏各有由。
奇想都能憑己出,雄詞何必與人猶。
直探學海無量底,便立騷壇最上頭。
觸手生春皆妙諦,翻新花樣也風流。
後來五代僅戔戔,大宋風華三百年。
漫恨流波盡滄海,請看涌斛出源泉。
西昆縱有新聲仿,南渡非無古調傳。
詩運亦隨炎運轉,要知氣數使之然。
金元詩味少淵涵,風格蕭疏卻不慚。
勁氣由來在西北,和聲可得似東南。
百年上下興亡疊,兩代源流正變參。
學杜遺山推首出,一家籠盡百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