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議郊廟刪律令,日歷編成輯寶訓。
一長于易一春秋,各以文章佐景運。
叔孫綿蕞何匆匆,視二公者將毋同。
同是故元所棄士,幾抱遺經草澤死。
相見恨晚李耆儒,理得嫁衣就木芙。
四面山圍一隙存,火攻石壘了殘魂。
忽憐阱虎能搖尾,如惜園葵不拔根。
毋為所愚常自裕,得行其詐顧君恩。
翻言撫局輕撓敗,嫁禍旁人入獄門。
包山院長江南儒,文華堂上延為師。
編修給事中為弟,師衣白衣顛倒之。
官正字,言正字,用予用我湯武事。
既製格心圖,更上太平策十二。
大聲徹殿人盡聞,對帝朗誦詩古文。
刺血飛書錄守城,五年嫚語禍機萌。
多疑易積中山謗,反間先寒息壤盟。
倉卒法行張用濟,老成策讓趙營平。
杜郵一賜巖關棄,此後邊才暮氣生。
王猛以蝨捫,鍾山龍虎蹲。
拭論作賦屢稱旨,死何妻子不自存。
記得參藩于秦作秦相,口不能言礦金狀。
烽火盈郊着脚難,平臺召對漏聲殘。
老夫淚向君前落,諸將兵從壁上觀。
身與山河歸浩劫,家無血肉斂空棺。
事聞嗟悼恩猶格,恤典寥寥祭一壇。
危坐怒色含怒意,畫工瞷之圖獻帝。
問其內訟過甚微,蹶者趨者碎茶器。
附火寒燎脅下衣,至膚始覺膚羹沸。
拊摩壽骨死猶未,一病再病命且既。
僵眠不聽歸私第,明朝學舍當丁祭。
文教肇開三百年,亦復應詔言修邊
出關雄鎮屹然增,螢惑中朝議沸騰。
房琯車防函谷潰,趙鞅甲忌晉陽興。
移文足餉來何緩,主欵撓權罷不能。
四載成勞一回首,飛狐拒馬昔遊曾。
象牙飾床安用之,白雲為父仁山師。
師一再傳守其說,按禮製冠白纓絰。
進講洪範休咎徵,旋移官物取杭妾。
忌者因之擊以舌,謂於師臣體有闕。
早知瘗死骨不收,不如不赦留韶州。
十年稽古侍君側,少緩須臾竢祭極
義士潛行納橐饘,幾場罵訖一身捐。
臨文不諱何無忌,與罪為婚也可憐。
閉舍似聞吳導泣,厭鄉大有李陽拳。
虎邱便是田橫島,刺血書成酹墓田。
司馬遷生蔡邕死,關係存亡一代史。
有元實錄錄未曾,后妃傳事逸無徵,幸向宮監餽餳餌。
挽起井中僧大梓,史不可死身不死。
小車賜宴詩后成,先憂之意答圣明,忽然東閣聞履聲。
亡臣佐命滿君側,豈必人人文相國。
衣冠具飲入池沉,緹騎無勞再枉臨。
黨錮漸看空北部,講壇可惜廢東林。
屬鏤有受鴟夸賜,香草如聞楚些吟。
得力一生唯此處,熒燈照見大臣心。
春夏榜,南北榜。
南有私,北無黨。
空持朝鮮玳瑁筆,等之敝帚千金享。
然而六十一人中,詎皆有文在其掌。
琮也善易不善著,翰苑當阨知不知。
八十老者戍邊死,坐右燕王左太子。
早知天命有所歸,金陵城上燕南
奪情疏上母喪終,晚節登朝轍不同。
卓絕原為少年事,護持綽有大臣風。
一途首善弦歌外,六載都勻木石中。
講學宋亡言已甚,可堪妖賊比山東。
生不能王敗而走,遺基豈復為鬼有。
都水行司地合遷,青燐黑胜散如烟。
濬錦帆涇規水利,利民之外無他意。
以此受譖僇其身,巷以哭者蘓州民。
哭太守,太守生,禮行鄉飲酒。
太守死,誰與訂經史。
課績空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