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淝水之捷 [] 張洵佳

徼倖成大功,莫如謝安石。 秦兵八十萬,僅恃淝水隔。 太傅方遊山,未暇紆籌策。 幸而朱序來,急進乘其隙。 臨陣肯退師,天奪符堅魄。 遂令小兒輩,銘勳垂竹帛。 否則局上棋,着着無生機。 風流大罪案,又勞史

又代題忠藎公墓 [] 張洵佳

五百年前墓,滄桑歷劫存。 衣冠新俎豆,松柏舊牆垣。 趙宋一抔土,臨川四世孫。 巋然雙碣在,忠孝鎮乾坤。

七十自壽八首 [] 張洵佳

彈指光陰七十春,天教留作兩朝人。 翻新世界驚開闢,守舊田園便隱淪。 閉戶不知王氏臘,放懷且作葛天民。 古稀歲月尋常過,難得林泉自在身。

孫策周瑜娶二喬 [] 張洵佳

孫策與周瑜,命世兩英雄。 兩人俱少年,割據大江東。 江東有二喬,姐妹花雙紅。 兩賢娶得之,作合妙天公。 而皆不永命,中道斷絲桐。 豈其藏嬌屋,容易沮英風。 卓哉武鄉侯,識畧超凡庸。 獨娶阿承女,醜婦髮

七十自壽八首 [] 張洵佳

小弦切切斷無蹤,多少悲歡舊夢中。 明鏡怕看雙鬢雪,夕陽返照落花紅。 閒中景物禪關似,老去情懷水月空。 贏得山荊身健在,皤然舉案笑言同。

七十自壽八首 [] 張洵佳

也能小楷作蠅頭,似比隨園勝一籌。 偶喝梟盧尋彥道,喜籠蟋蟀上杭州。 不教當路俗塵擾,便是今生清福修。 三十明經四十吏,白雲天際去悠悠。

漢武帝 [] 張洵佳

雄才兼大畧,其氣抑何盛。 我觀漢武皇,事事效秦政。 張騫通西域,邊界擴無極。 有如築長城,橫絕天西北。 五利求神仙,公主降壇前。 有如童男女,簇擁東海邊。 建章干雲起,閣道相邐迤。 又如阿房宮,覆壓三

七十自壽八首 [] 張洵佳

又向紅羊劫裏過,誅茅仲蔚近如何? 一燈風雨藏形影,半壁圖書冷薜蘿。 讀史喜翻高士傳,築廬權當老人窠。 年來怕詠新詩句,庾信文章哀怨多。

七十自壽八首 [] 張洵佳

薄宦留遺二頃田,一生飲啄但憑天。 全虧兒女無多債,猶幸風塵早息肩。 辛苦篝燈懷母氏,沈迷科舉誤韶年。 祇餘一事心頭掛,擬代桐孫引鳳仙。

秦始皇阬儒 [] 張洵佳

報國在養士,忠臣出大儒。 讀書真種子,忠孝兩不渝。 惟有秦始皇,典籍付焚如。 忠孝種子絕,所用盡奸諛。 古今興亡際,烈士多捐軀。 或則闔門殉,或則闔城墟。 自漢迄有明,大書不一書。 惟有贏秦季,殉國無

七十自壽八首 [] 張洵佳

飛電傳來字數行,彭宣有意起安昌。 催臣上道官書急,乞病還山席帽涼。 早慮銅駝臥荊棘,可憐塵海變滄桑。 晨星寥落知音少,往事纏綿未忍忘。

七十自壽八首 [] 張洵佳

長慶風流絕妙辭,高吟慣被室人嗤。 泉明歸去才編集,表聖功勳祇重詩。 掌故五朝資閱歷,書香七代慶留遺。 惟將忠厚存餘地,付與兒孫好護持。

功臣慘報 [] 張洵佳

漢明兩始祖,開創戮功臣。 鳥盡良弓藏,毋乃嫌不仁。 豈知為將者,無不多殺人。 崑岡炎炎火,玉石慨俱焚。 有時王師敗,白骨撑黃塵。 憤兵掃賊穴,捷奏達楓宸。 一人享其名,萬姓亡其身。 道家忌為將,炯戒宜

七十自壽八首 [] 張洵佳

梁園賓客散如雲,幸有徐陵起殿軍。 跌宕京華如昨日,沈淪滄海感離羣。 風霜刻骨寒能耐,松柏凌冬日未曛。 擬乞壽言仍自壽,白頭忍再累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