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之稱書聖,諸體無不有。
齊樑作者無,李唐推顏柳。
惜哉世已遠,贗者十之九。
宋元差可尋,翰墨出親手。
機暇戒宴安,時或遊藝藪。
就中名跡夥,唯愛魯直叟。
倜儻無安排,瀟灑絕塵垢。
譬如百尺鬆,孤高少
石泉窈以清,梧竹復修翠。
誅茅爲小楹,延得青山致。
幽人兀然坐,開卷默而識。
彷彿沂水風,吾與點也意。
爲愛泉聲滌垢思,不簪不履坐厜。山莊曾學斯人聽,卻愧中涓供奉隨。
邇日雨實佳,今朝晴更好。
麥苗即菁菁,麥穗亦矯矯。
颺風披離離,邀露灩皛皛。
十分縱未定,八分固可保。
夫子鄙學稼,樊遲器量小。
園林有弄田,藉以農功考。
五穀斯其一,其四期尚早。
無不冀有收,冀收宵
古別離。乃有天上牽牛織女星分歧。至今八萬六幹會,後會滔滔無止期。
可憐一會才一日,其餘無央數日何以消愁思。古別離,天上猶如此。
人間可例推,設使無會晤,安用苦別離?古別離,長吁嘻!
李渤結廬後,絳帳開紫陽。
經綸歸性命,道德煥文章。
剖析危微旨,從容禮法場。
祗今傳鹿洞,几席有餘香。
土爾扈特部,昔汗阿玉奇。
今來渥巴錫,明背俄羅斯。
向化非招致,頒恩應博施。
舍楞逃復返,彼亦合無辭。
衛拉昔相忌,攜孥往海濱。
終焉懷故土,遂爾棄殊倫。
弗受將爲盜,俾安皆我民。
從今蒙古類,無一不
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
無魚非水德,無徒勢雲孤。
魚豈離於水,潛淵轉江湖。
人豈離於世,適將他有圖。
知一貴知二,通變乃達常。
不逆復不億,抑亦先覺良。
吹芋三百人,隱笑齊宣王。
元史世祖至元間,初成瀆山大玉海。
敕置廣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餘載。
青綠間以黑白章,雲濤水物相低昂。
五山之珍伴御榻,從臣獻壽歡無央。
監院道房曾幾歷,仍列承光似還璧。
相望瓊島咫尺近,豈必銅仙獨淚滴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
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行館傍花宮,林巒益致靜。
山遊薄暮歸,篝燈夜方永。
定鍾近宵聲,弗霜亦念警。
安禪付彼僧,我自娛清省。
乘其危竊其祚,蕭衍道成視劉裕。宮城圍吳興拒,徒稱馬袁仍厚遇。
本失正末奚數,定律興樂曾何助。特佞佛奉象塑,捨身同泰功德慕。
初祖謁直指處,漆桶弗契乃北去。祀犧牲代面素,廟不血食語不懼。
餓臺城應始悟,
少小學爲文,韓蘇有卓型。
別裁及詩格,李杜真前旌。
立言人所志,見道羌孰能。
自讀宋儒書,始知朱與程。
詔我爲學方,主敬與存誠。
空言信何補,要道在躬行。
矧茲繼百王,君師任匪輕。
衡門有遺賢,安能致
迤南割麥收逮齊,迤北割麥今姑兮。
閤家竟日鹹畢力,尚有餘糧連畝棲。
腰鐮手銍軀僂走,憊矣精神各抖擻。
十年一遇可辭勞,遺秉滯穗由他取。
前驅警蹕無煩詞,赤子寧避其父過。
爲之望哉爲之喜,範雲蕭緬安藉他
平生不戒遊覽興,西浮於洛東觀海。
輕舟風利過維揚,此間初識有江在。
巾流嵽嶪如補陀,八功德水澄無波。
精藍信宿可留憩,層樓阿閣何須多。
青雀黃龍盡收楫,笳吹笙歌送西日。
帆檣遠近掛紅燈,照入江天星點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