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福棄妻子,吳市變姓名。
逢萌客遼海,冠掛東都門。
偃臥不出戶,蔣詡暨郭欽。
薛方慕巢由,笑卻安車迎。
陳鹹用漢臘,不忍污先人。
或遠或近間,要歸潔其身。
自慚年老矣,無以報漢恩。
誼豈事二姓,印綬徒
世祖愛儒術,迥出高皇先。
草草札數行,感激令人傳。
毋與窮寇爭,赤眉吾自鞭。
飽逸待飢勞,非敢諸將煩。
始雖垂翅歸,終則奮翼前。
東隅炤偶失,收效桑榆顛。
爾我君與臣,如人父子間。
何嫌復何疑,而有懼
愚聞民所思,是則天所與。
若乃民所怨,豈非天所去。
思漢非一日,謳吟遍寰宇。
從民上合天,大事斯可舉。
王常真忠臣,金石等心膂。
何哉申屠剛,亦能作此語。
人畔天所失,人歸天所與。
漢帝殆天福,難可人
大木勢將顛,一繩非所維。
何不以此言,進於下榻時。
觀象察人事,天廢不可支。
盍於同舟際,以此言進之。
愚獨謂不然,出處各有宜。
惟其有仲舉,疆禦鹹低眉。
是以徐孺子,潔清獲自怡。
飢不可得食,寒不可
張儉亡命時,投止靡不容。
或捐城委爵,或破族殞躬。
一人禍萬家,見譏冶家傭。
孽誠自己作,保納能無功。
魯國有孔母,實生褒與融。
一門爭赴死,豈非烈士風。
融實知其情,融實匿其蹤。
阿母實未聞,阿兄實
操初得彧從,即比諸子房。
彧勸操取兗,亦比諸高光。
既爲操也臣,豈爲漢也亡。
其仁先管仲,司馬準的傷。
其道似伯夷,大蘇稚且狂。
牧之不云乎,教盜以穴牆。
發匱不同挈,乃欲居於良。
或雲彧自殺,志亦良
悌爲兒童時,受知丞相素。
常恐不得死,仰負名賢顧。
乃知名下士,關係非細故。
幾幸出其門,願言步亦步。
盛名不自愛,渝節而攺度。
舉世遂靡然,豈非爲所誤。
孫拯下獄吏,拷掠極百千。
兩踝皆骨見,終訟機雲冤。
君何不愛身,拯也嘆仰天。
陸君世奇才,吾蒙知愛偏。
義不忍相負,一死分固然。
卒以三族殉,無救於平原。
古今事勢殊,所全有大焉。
要之烈士心,千載常
珍重侍中血,濺衣勿浣也。
孝惠且知之,何況進此者。
今人多泰準,七尺肯輕舍。
安危難可期,所恃有佳馬。
鄧艾下巴蜀,漢使跪奉璽。
王浚入石頭,吳行輿櫬禮。
晉懷迫胡騎,不獲浮雒水。
步出華林園,追執如犬豕。
樂此不思蜀,蜀技徒靡靡。
先人墳墓在,西悲詎能已。
語何似卻正,誠有如尊旨。
南方待陛下,設座亦
晉室胡然東,起於鎮建業。
露次躬甲冑,遍移四方檄。
稽留斬督運,北征期刻日。
推心司馬導,每事必諮決。
江河既雲異,神州宜戮力。
何至作楚囚,言之殊激烈。
究竟君臣間,復讎不甚切。
初無大機用,小小自
誰最平峻功,共推陶士行。
砥柱咸和閒,斂膝無攲傾。
朝暮運百甓,習勞惜分陰。
木屑暨竹頭,綜理纖悉能。
赫然生八翼,乘風上天門。
每思折翼夢,滿盛懼不勝。
明鑑似魏武,忠順似孔明。
投袂殲跋扈,咄嗟定
卡家尚書令,督軍拒清溪。
背癰正新愈,苦戰力不支。
二子亦陣亡,其母哭撫屍。
父忠子盡孝,死也甘如飴。
導非社稷臣,正色曾箴規。
嗣皇尚未立,豈臣辭疾時。
又請免導官,虧法而從私。
事雖寢不行,舉朝嚴
散騎常侍辛,所聞誼至高。
揮手謝太常,報畫甚瓊瑤。
物極反必然,致至危是招。
宜乘茲大捷,歸命於天朝。
誠廉附繇夷,上壽享松喬。
冉閔亦自道,吾屬故晉髦。
迎驚都洛陽,分任州郡勞。
因勢可就功,名賢或
楚之謀復讎,亡命汝潁間。
刺客未得當,深夜稱疾眠。
果自齎藥從,情意殷殷然。
客乃出匕首,以其狀告焉。
將軍裕所忌,努力自保全。
仍以身事之,出入相周旋。
寄語涉世人,逆億何足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