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后昔中微,國絶四十載。
但有少康生,即是天心在。
歷數歸君王,百揆領冢宰。
路公識古今,危難心不怠。
屬車乍蒙塵,七閩盡戎壘。
粤西已踰年,其歲直丁亥。
侵尋各自擁,廹蹙限厓海。
厦門絶島中,大澤一
董生祠畔子雲亭,澗雨巖虹望獨扃。
門外曉寒縈帶草,林端秋散照書螢。
長畱直道扶千載,自見遺文表六經。
今日似君還肯構,應知家學本趨庭。
傳聞西極馬,新已下湘東。
五嶺遮天霧,三苗落木風。
間關行幸日,瘴癘百蠻中。
不有三王禮,誰收一戰功。
廿載吳橋賊,於今伏斧碪。
國威方一震,兵勢已遥臨。
張楚三軍令,尊周四海心。
書生籌往略,不覺淚
荒坰據淮津,彌望徧秋草。
行人日夜馳,此是長安道。
鷄鳴客車出,四野星光早。
征馬乏青芻,山川色枯稿。
燕中舊日都,風景猶自好。
衣殘苕上繒,米爛東吳稻。
公卿不難致,所患無金寶。
還顧旅舎中,空囊故
躑躅荒郊酹一樽,白楊青火近黃昏。
終天不返收崤骨,異代仍招復楚魂。
湛阪愁雲隨獨鴈,潁橋哀水助啼猿。
五千國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門。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縣弧。
焉能釣三江,終年守菰蒲。
如何駟隙間,流光日已徂。
矯首望太行,努力驅鹽車。
風吹河北鴈,颯沓雲中呼。
豈無懷土心,所羡千里途。
十年離別未言還,楚水楓林極望間。
野雀暮歸吳季廟,寒濤秋擁伍胥山。
人琴已逝増哀涕,笠屩相看失壯顔。
獨有士龍年最少,一朝詞筆動江關。
秋鴈違朔風,來集三江裔。
未得遂安棲,徘徊望雲際。
嗚呼先大夫,早識天子氣。
謁帝三山宮,柄用恩禮備。
汀江失警蹕,一死魂猶視。
君從粤中來,千里方鼎沸。
絶跡逺浮名,林臯託孤詣。
東山峙大湖,昔日軍
生平不擬託諸侯,吾道仍須歷九州。
落落關河蓬轉後,蕭蕭行李鴈飛秋。
爲秦百姓皆黔首,待漢儒林已白頭。
何意故人來負笈,艱難千里媿從游。
楊朱見路岐,泫然涕沾臆。
路旁多行人,一南一以北。
南北遂分手,去去焉所極。
南指越裳山,北適氊裘國。
同在天地間,合并安可得。
此去道路長,哀哉各努力。
歩上太行山,盤石鬱相抱。
行人共太息,此是摧
居然漢代表遺民,猶向甘陵說黨人。
乆矣泥塗嗟絳縣,不妨漁釣老河濱。
花香元亮籬前酒,雨墊林宗野外巾。
此日耆英誰得似,飲和先作一方春。
淮東三連城,其北舊侯府。
昔時王室壞,南京立新主。
河上賊帥來,東南費撐拄。
詔封四將軍,分割河淮土。
侯時擁兵居,千里蹔安堵。
促觴進竽瑟,堂上坎坎鼓。
美人拜帳中,請作便旋舞。
爲歡尚未畢,羽檄來
凌煙當日記形容,閩海風飇未得從。
故里尚畱旋馬宅,他鄉遙起若堂封。
苔生宋璟祠前碣,雪覆要離墓上松。
借問家聲誰可似,只今荀氏有雙龍。
白龍化爲魚,一入豫且網。
愕眙不敢殺,縱之遂長往。
萬子當代才,㴱情特髙爽。
時危見縶維,忠義性無枉。
翻然一辭去,割髪變容像。
卜築清江西,賦詩有遐想。
楚州南北中,日夜馳輪鞅。
何人詗北方,處士才
頻年落落事孤征,每到窮邊一寄情。
馬跡未能追穆后,虎頭空自相班生。
風吹白草桑乾岸,月照黃沙盛樂城。
忽見丹青意惆悵,君看曹霸阸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