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詩詞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詩詞
名句
作者
合集
每日
简体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搜索
合集: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給孩子的詩
詩經全集
古詩十九首
千家詩
樂府詩集
小學古詩詞
小學文言文
初中古詩詞
初中文言文
高中古詩詞
高中文言文
虞美人
雨霖鈴
長相思
憶江南
臨江仙
漁家傲
作者:
陳寅恪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辛棄疾
李清照
陶淵明
蘇軾
納蘭性德
李煜
李商隱
王維
李賀
曹操
柳永
王安石
柳宗元
曹植
杜牧
唐寅
孟浩然
陸游
范仲淹
溫庭筠
劉禹錫
歐陽修
朝代:
三皇五帝
商
周
秦
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國
遼
宋
金
元
明
清
当代
體裁:
詩
詞
曲
賦
文
甲午元旦題曾農髯丈所畫齊眉綏福紅梅圖
[
清
]
陳寅恪
花枝含笑畫猶存,偕老渾忘歲月奔。 紅燭高燒人並照,綠雲低覆鏡回溫。 新妝幾換孤山面,淺筆終留倩女魂。 珍重玳梁香雪影,他生同認舊巢痕。
甲申除夕病榻作時目疾頗劇離香港又三年矣
[
清
]
陳寅恪
雨雪霏霏早閉門,荒園數畝似山村。 攜家未識家何置,歸國惟欣國尚存。 四海兵戈迷病眼,九年憂患蝕精魂。 扶牀稚女聞歡笑,依約承平舊夢痕。
殘春
[
清
]
陳寅恪
家亡國破此身留,客館春寒卻似秋。 雨裏苦愁花事盡,窗前猶噪雀聲啾。 羣心已慣經離亂,孤注方看博死休。 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頭。
甲戌人日謁杜工部祠
[
清
]
陳寅恪
新祠故宅總傷情,滄海能來奠一觥。 千古文章孤憤在,初春節物萬愁生。 風騷薄命呼真宰,離亂餘年望太平。 歸倚小車心似醉,晚煙哀角滿江城。
純陽觀梅花
[
清
]
陳寅恪
我來只及見殘梅,嘆息今年特早開。 花事已隨浮世改,苔根猶是舊時栽。 名山講席無儒士,勝地仙家有劫灰。 遊覽總嫌天宇窄,更揩病眼上高臺。
辛卯七夕
[
清
]
陳寅恪
乞巧樓頭雁陣橫,秦時月照古邊城。 已涼秋夜簾深掩,難暖羅衾夢未成。 天上又聞傷短別,人間虛說誓長生。 今宵獨抱綿綿恨,不是唐皇漢帝情。
挽汪精衛
[
清
]
陳寅恪
阜昌天子頗能詩,集選《中州》未肯遺。 阮踽多才原不忝,褚淵遲死更堪悲。 千秋讀史心難問,一句收枰勝屬誰。 世變無窮東海涸,冤禽公案總傳疑。
五十六歲生日三絕
[
清
]
陳寅恪
鬼鄉人世兩傷情,萬古書蟲有嘆聲。 淚眼已枯心已碎,莫將文字誤他生。
五十六歲生日三絕
[
清
]
陳寅恪
去年病目實已死,雖號爲人與鬼同。 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設祭奠亡翁。
五十六歲生日三絕
[
清
]
陳寅恪
女癡妻病自堪憐,況更流離歷歲年。 願得時清目復朗,扶攜同泛峽江船。
甲午春朱叟自杭州寄示觀新排長生殿傳奇詩因亦賦答絕句五首近戲撰論再生緣一文故詩語牽連及之也
[
清
]
陳寅恪
一抹紅牆隔死生,皕年悲恨總難平。 我近負得盲翁鼓,說盡人間未了情。
報載某會中有梅蘭芳之名戲題一絕
[
清
]
陳寅恪
蜂戶蟻封一聚塵,可憐猶夢故都春。 曹蜍李志名雖衆,只識香南絕代人。
報載某至重慶距西安事變將十年矣
[
清
]
陳寅恪
鐵騎飛空京洛收,會盟贊普散邊愁。 十年一覺長安夢,不識何人是楚囚。
辛卯廣州端午
[
清
]
陳寅恪
菖蒲似劍還生綠,艾葉如旗不閃紅。 唯有沉湘哀郢淚,彌天梅雨卻相同。
貧女
[
清
]
陳寅恪
綺羅高價等珠璣,白疊雖廉限敢違。 幸有阿婆花布被,挑燈裁作入時衣。
« 上一页
下一页 »
熱門作者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辛棄疾
李清照
陶淵明
蘇軾
納蘭性德
李煜
李商隱
王維
李賀
曹操
柳永
王安石
柳宗元
曹植
杜牧
唐寅
孟浩然
陸游
范仲淹
溫庭筠
劉禹錫
歐陽修
熱門合集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給孩子的詩
詩經全集
古詩十九首
千家詩
樂府詩集
小學古詩詞
小學文言文
初中古詩詞
初中文言文
高中古詩詞
高中文言文
虞美人
雨霖鈴
長相思
憶江南
臨江仙
漁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