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 第三回 ·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明] 羅貫中 且說曹操當日對何進曰:“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何進怒曰:“孟德亦懷私意耶?”操退曰
三國演義 · 第四回 ·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明] 羅貫中 且說董卓欲殺袁紹,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殺。”袁紹手提寶劍,辭別百官而出,懸節東門,奔冀州去了。卓謂太傅袁隗曰:“汝侄無禮,吾看汝面,姑恕之。廢立之事若何?”隗曰:“太尉所見是也。”卓曰:“敢
三國演義 · 第五回 ·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明] 羅貫中 卻說陳宮臨欲下手殺曹操,忽轉念曰:“我爲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不若棄而他往。”插劍上馬,不等天明,自投東郡去了。操覺,不見陳宮,尋思:“此人見我說了這兩句,疑我不仁,棄我而去;吾當急行,不可久留。”
三國演義 · 第六回 ·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明] 羅貫中 卻說張飛拍馬趕到關下,關上矢石如雨,不得進而回。八路諸侯,同請玄德、關、張賀功,使人去袁紹寨中報捷。紹遂移檄孫堅,令其進兵。堅引程普、黃蓋至袁術寨中相見。堅以杖畫地曰:“董卓與我,本無仇隙。今我奮不顧
三國演義 · 第七回 ·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明] 羅貫中 卻說孫堅被劉表圍住,虧得程普、黃蓋、韓當三將死救得脫,折兵大半,奪路引兵回江東。自此孫堅與劉表結怨。 且說袁紹屯兵河內,缺少糧草。冀州牧韓馥,遣人送糧以資軍用。謀士逢紀說紹曰:“大丈夫縱橫天下,何待
三國演義 · 第八回 ·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明] 羅貫中 卻說蒯良曰:“今孫堅已喪,其子皆幼。乘此虛弱之時,火速進軍,江東一鼓可得。若還屍罷兵,容其養成氣力,荊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黃祖在彼營中,實忍棄之?”良曰:“舍一無謀黃祖而取江東,有何不可?”表曰:
三國演義 · 第九回 · 除暴兇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明] 羅貫中 卻說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當下李儒扶起董卓,至書院中坐定,卓曰:“汝爲何來此?”儒曰:“儒適至府門,知太師怒入後園,尋問呂布。因急走來,正遇呂布奔走,云:‘太師殺我!’儒慌趕入園中勸解,不意誤撞恩
三國演義 · 第十回 ·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明] 羅貫中 卻說李、郭二賊欲弒獻帝。張濟、樊稠諫曰:“不可。今日若便殺之,恐衆人不服,不如仍舊奉之爲主,賺諸侯入關,先去其羽翼,然後殺之,天下可圖也。”李、郭二人從其言,按住兵器。帝在樓上宣諭曰:“王允既誅,軍馬
三國演義 · 第十一回 ·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明] 羅貫中 卻說獻計之人,乃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此人家世富豪,嘗往洛陽買賣,乘車而回,路遇一美婦人,來求同載,竺乃下車步行,讓車與婦人坐。婦人請竺同載。竺上車端坐,目不邪視。行及數裏,婦人辭去;臨別對
三國演義 · 第十二回 ·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明] 羅貫中 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鬥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操回寨,重賞典韋,加爲領軍都尉。 卻說呂布到寨,與陳宮商議。宮曰:“濮陽城中有富戶田氏,家僮千百
三國演義 · 第十三回 ·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明] 羅貫中 卻說曹操大破呂布於定陶,布乃收集敗殘軍馬於海濱,衆將皆來會集,欲再與曹操決戰,陳宮曰:“今曹兵勢大,未可與爭。先尋取安身之地,那時再來未遲。”布曰:“吾欲再投袁紹,何如?”宮曰:“先使人往冀州探聽消息
三國演義 · 第十四回 ·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明] 羅貫中 卻說李樂引軍詐稱李傕、郭汜,來追車駕,天子大驚。楊奉曰:“此李樂也。”遂令徐晃出迎之。李樂親自出戰。兩馬相交,只一合,被徐晃一斧砍於馬下,殺散餘黨,保護車駕過箕關。太守張楊具粟帛迎駕於軹道。帝封張楊爲
三國演義 · 第十五回 · 太史慈酣鬥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明] 羅貫中 卻說張飛拔劍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奪劍擲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
三國演義 · 第十六回 ·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明] 羅貫中 卻說楊大將獻計欲攻劉備。袁術曰:“計將安出?”大將曰:“劉備軍屯小沛,雖然易取,奈呂布虎踞徐州,前次許他金帛糧馬,至今未與,恐其助備;今當令人送與糧食,以結其心,使其按兵不動,則劉備可擒。先擒劉備,後
三國演義 · 第十七回 ·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明] 羅貫中 卻說袁術在淮南,地廣糧多,又有孫策所質玉璽,遂思僭稱帝號;大會羣下議曰:“昔漢高祖不過泗上一亭長,而有天下;今歷年四百,氣數已盡,海內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歸;吾效應天順人,正位九五。爾衆人以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