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 第六十三回 ·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明] 羅貫中 卻說法正與那人相見,各撫掌而笑。龐統問之。正曰:“此公乃廣漢人,姓彭,名羕,字永言,蜀中豪傑也。因直言觸忤劉璋,被璋髡鉗爲徒隸,因此短髮。”統乃以賓禮待之,問羕從何而來。羕曰:“吾特來救汝數萬人性命,
三國演義 · 第六十四回 ·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明] 羅貫中 卻說張飛問計於嚴顏,顏曰:“從此取雒城,凡守禦關隘,都是老夫所管,官軍皆出於掌握之中。今感將軍之恩,無可以報,老夫當爲前部,所到之處,盡皆喚出拜降。”張飛稱謝不已。於是嚴顏爲前部,張飛領軍隨後。凡到之
三國演義 · 第六十五回 ·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明] 羅貫中 卻說閻圃正勸張魯勿助劉璋,只見馬超挺身出曰:“超感主公之恩,無可上報,願領一軍攻取葭萌關,生擒劉備,務要劉璋割二十州奉還主公。”張魯大喜,先遣黃權從小路而回,隨即點兵二萬與馬超。此時龐德臥病不能行,留
三國演義 · 第六十六回 ·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后爲國捐生 [明] 羅貫中 卻說孫權要索荊州。張昭獻計曰:“劉備所倚仗者,諸葛亮耳。其兄諸葛瑾今仕於吳,何不將瑾老小執下,使瑾入川告其弟,令勸劉備交割荊州:‘如其不還,必累及我老小。’亮念同胞之情,必然應允。”權曰:“諸葛瑾乃誠
三國演義 · 第六十七回 ·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明] 羅貫中 卻說曹操興師西征,分兵三隊:前部先鋒夏侯淵;張郃;操自領諸將居中;後部曹仁、夏侯惇,押運糧草。早有細作報入漢中來。張魯與弟張衛,商議退敵之策。衛曰:“漢中最險無如陽平關;可於關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餘
三國演義 · 第六十八回 ·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明] 羅貫中 卻說孫權在濡須口收拾軍馬,忽報曹操自漢中領兵四十萬前來救合淝。孫權與謀士計議,先撥董襲、徐盛二人領五十隻大船,在濡須口埋伏;令陳武帶領人馬,往來江岸巡哨。張昭曰:“今曹操遠來,必須先挫其銳氣。”權乃問
三國演義 · 第六十九回 ·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明] 羅貫中 卻說當日曹操見黑風中羣屍皆起,驚倒於地。須臾風定,羣屍皆不見。左右扶操回宮,驚而成疾。後人有詩讚左慈曰:“飛步凌雲遍九州,獨憑遁甲自遨遊。等閒施設神仙術,點悟曹瞞不轉頭。”曹操染病,服藥無愈。適太史丞
三國演義 · 第七十回 ·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明] 羅貫中 卻說張郃部兵三萬,分爲三寨,各傍山險:一名宕渠寨,一名矇頭寨。一名蕩石寨。當日張郃於三寨中,各分軍一半,去取巴西,留一半守寨。早有探馬報到巴西,說張郃引兵來了。張飛急喚雷銅商議。銅曰:“閬中地惡山險,
三國演義 · 第七十一回 · 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衆 [明] 羅貫中 卻說孔明分付黃忠:“你既要去,吾教法正助你。凡事計議而行。吾隨後撥人馬來接應。”黃忠應允,和法正領本部兵去了。孔明告玄德曰:“此老將不着言語激他,雖去不能成功。他今既去,須撥人馬前去接應。”乃喚趙雲:
三國演義 · 第七十二回 ·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明] 羅貫中 卻說徐晃引軍渡漢水,王平苦諫不聽,渡過漢水紥營。黃忠、趙雲告玄德曰:“某等各引本部兵去迎曹兵。”玄德應允。二人引兵而行。忠謂雲曰:“今徐晃恃勇而來,且休與敵;待日暮兵疲,你我分兵兩路擊之可也。”云然之
三國演義 · 第七十三回 ·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明] 羅貫中 卻說曹操退兵至斜谷,孔明料他必棄漢中而走,故差馬超等諸將,分兵十數路,不時攻劫。因此操不能久住;又被魏延射了一箭,急急班師。三軍銳氣墮盡。前隊才行,兩下火起,乃是馬超伏兵追趕。曹兵人人喪膽。操令軍士急
三國演義 · 第七十四回 · 龐令明擡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明] 羅貫中 卻說曹操欲使于禁赴樊城救援,問衆將誰敢作先鋒。一人應聲願往。操視之,乃龐德也。操大喜曰:“關某威震華夏,未逢對手;今遇令明,真勁敵也。”遂加於禁爲徵南將軍,加寵德爲徵西都先鋒,大起七軍,前往樊城。這七
三國演義 · 第七十五回 ·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明] 羅貫中 卻說曹仁見關公落馬,即引兵衝出城來;被關平一陣殺回,救關公歸寨,拔出臂箭。原來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關平慌與衆將商議曰:“父親若損此臂,安能出敵?不如暫回荊州調理。”於是與衆將入帳見
三國演義 · 第七十六回 ·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明] 羅貫中 卻說糜芳聞荊州有失,正無計可施。忽報公安守將傅士仁至,芳忙接入城,問其事故。士仁曰:“吾非不忠。勢危力困,不能支持,我今已降東吳。將軍亦不如早降。”芳曰:“吾等受漢中王厚恩,安忍背之?“士仁曰:“關公
三國演義 · 第七十七回 ·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明] 羅貫中 卻說孫權求計於呂蒙。蒙曰:“吾料關某兵少,必不從大路而逃,麥城正北有險峻小路,必從此路而去。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伏於麥城之北二十里;彼軍至,不可與敵,只可隨後掩殺。彼軍定無戰心,必奔臨沮。卻令潘璋引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