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 第七十八回 ·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明] 羅貫中 卻說漢中王聞關公父子遇害,哭倒於地;衆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內殿。孔明勸曰:“王上少憂。自古道‘死生有命’;關公平日剛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禍。王上且宜保養尊體,徐圖報仇。”玄德曰:“孤與關、張二弟桃園
三國演義 · 第七十九回 ·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明] 羅貫中 卻說曹丕聞曹彰提兵而來,驚問衆官;一人挺身而出,願往折服之。衆視其人,乃諫議大夫賈逵也。曹丕大喜,即命賈逵前往。逵領命出城,迎見曹彰。彰問曰:“先王璽綬安在?”逵正色而言曰:“家有長子,國有儲君。先王
三國演義 · 第八十回 ·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明] 羅貫中 卻說華歆等一班文武,入見獻帝。歆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羣臣會議,言漢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與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
三國演義 · 第八十一回 ·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明] 羅貫中 卻說先主欲起兵東征,趙雲諫曰:“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先主
三國演義 · 第八十二回 ·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徵吳賞六軍 [明] 羅貫中 卻說章武元年秋八月,先主起大軍至夔關,駕屯白帝城。前隊軍馬已出川口。近臣奏曰:“吳使諸葛瑾至。”先主傳旨教休放入。黃權奏曰:“瑾弟在蜀爲相,必有事而來。陛下何故絕之?當召入,看他言語。可從則從;如不可
三國演義 · 第八十三回 · 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明] 羅貫中 卻說章武二年春正月,武威後將軍黃忠隨先主伐吳;忽聞先主言老將無用,即提刀上馬,引親隨五六人,徑到彝陵營中。吳班與張南、馮習接入,問曰:“老將軍此來,有何事故?”忠曰:“吾自長沙跟天子到今,多負勤勞。今
三國演義 · 第八十四回 ·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明] 羅貫中 卻說韓當、周泰探知先主移營就涼,急來報知陸遜。遜大喜,遂引兵自來觀看動靜;只見平地一屯,不滿萬餘人,大半皆是老弱之衆,大書“先鋒吳班”旗號。周泰曰:“吾視此等兵如兒戲耳。願同韓將軍分兩路擊之。如其不勝
三國演義 · 第八十五回 ·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明] 羅貫中 卻說章武二年夏六月,東吳陸遜大破蜀兵於猇亭彝陵之地;先主奔回白帝城,趙雲引兵據守。忽馬良至,見大軍已敗,懊悔不及,將孔明之言,奏知先主。先主嘆曰:“朕早聽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敗!今有何面目復回成都見羣
三國演義 · 第八十六回 ·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明] 羅貫中 卻說東吳陸遜,自退魏兵之後,吳王拜遜爲輔國將軍,江陵侯,領荊州牧,自此軍權皆歸於遜。張昭、顧雍啓奏吳王,請自改元。權從之,遂改爲黃武元年。忽報魏主遣使至,權召入。使命陳說:“蜀前使人求救於魏,魏一時不
三國演義 · 第八十七回 · 徵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明] 羅貫中 卻說諸葛丞相在於成都,事無大小,皆親自從公決斷。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幸連年大熟,老幼鼓腹謳歌,凡遇差徭,爭先早辦。因此軍需器械應用之物,無不完備;米滿倉廒,財盈府庫。 建興三年
三國演義 · 第八十八回 ·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明] 羅貫中 卻說孔明放了孟獲,衆將上帳問曰:“孟獲乃南蠻渠魁,今幸被擒,南方便定;丞相何故放之?”孔明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直須降伏其心,自然平矣。”諸將聞言,皆未肯信。當日孟獲行至瀘水,正遇手下敗殘的
三國演義 · 第八十九回 ·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明] 羅貫中 卻說孔明自駕小車,引數百騎前來探路。前有一河,名曰西洱河,水勢雖慢,並無一隻船筏。孔明令伐木爲筏而渡,其木到水皆沉。孔明遂問呂凱,凱曰:“聞西洱河上流有一山,其山多竹,大者數圍。可令人伐之,於河上搭起
三國演義 · 第九十回 ·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明] 羅貫中 卻說孔明放了孟獲等一干人,楊鋒父子皆封官爵,重賞洞兵。楊鋒等拜謝而去。孟獲等連夜奔回銀坑洞。那洞外有三江:乃是瀘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會合,故爲三江。其洞北近平坦三百餘里,多產萬物。洞西二百里,有
三國演義 · 第九十一回 ·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明] 羅貫中 卻說孔明班師回國,孟獲率引大小洞主酋長,及諸部落,羅拜相送。前軍至瀘水,時值九月秋天,忽然陰雲布合,狂風驟起;兵不能渡,回報孔明。孔明遂問孟獲,獲曰:“此水原有猖神作禍,往來者必須祭之。”孔明曰:“用
三國演義 · 第九十二回 ·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明] 羅貫中 卻說孔明率兵前至沔陽,經過馬超墳墓,乃令其弟馬岱掛孝,孔明親自祭之。祭畢,回到寨中,商議進兵。忽哨馬報道:“魏主曹睿遣駙馬夏侯楙,調關中諸路軍馬,前來拒敵。”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