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 · 議對 [南北朝] 劉勰

“周爰諮謀”,是謂爲議。議之言宜,審事宜也。《易》之《節卦》∶“君子以制度數,議德行”。《周書》曰∶“議事以制,政乃弗迷”。議貴節制,經典之體也。 昔管仲稱軒轅有明臺之議,則其來遠矣。洪水之難,堯諮

文心雕龍 · 書記 [南北朝] 劉勰

大舜雲∶“書用識哉!”所以記時事也。蓋聖賢言辭,總爲之書,書之爲體,主言者也。揚雄曰∶“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故書者,舒也。舒布其言,陳之簡牘,取象於夬,貴在明決而已。 三

文心雕龍 · 神思 [南北朝] 劉勰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爲妙,神與物遊。神

文心雕龍 · 體性 [南北朝] 劉勰

夫情動而言形,理髮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然纔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並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雲譎,文苑波詭者矣。故辭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風趣剛柔,寧或改其氣;事義淺

文心雕龍 · 風骨 [南北朝] 劉勰

《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若豐藻克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