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亦名羊起名、白石、石生。
氣味
鹹、微溫、無毒。
主治
丹毒腫癢。用陽起石煅後研細,清水調搽。
滑精(元氣虛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便溏泄)。用陽起石煅後研細,加鍾乳粉等分,再加酒
釋名
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氣味
(根)辛、平、有毒。
主治
老人風痰。用半夏(泡七次,焙過)、硝石各半兩,共研爲末,加入白麪搗勻,調水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薑湯送下。
風痰
釋名
五倍、鹽膚子、鹽梅子、鹽壞子、木鹽、天鹽、叛奴鹽、酸桶。
氣味
(子)酸、鹹、微寒、無毒。
主治
生津、降火、化痰、潤肺、滋腎,消毒、止痢、收汗,治風溼眼病。鹽麩子的樹白皮,以水煎服能
氣味
肉:甘,平有小毒。陰莖:酸,鹹,溫,無毒。
主治
肉:人病馬癇,筋脈不能自收,周痹肌肉不仁。陰莖:男子陰痿,少精。
釋名
亦名玄石、處石、鐵石、吸針石。
氣味
辛、寒、無毒。
主治
耳聾。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內。另了耳不病,只放鐵沙。病耳漸愈。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許穿山甲燒成的灰,用新豐包好塞耳內。
釋名
蚩休、螫休、紫河車、重臺、重樓金線、三層草、七葉一枝花、草甘遂、白甘遂。
氣味
(根)苦、微寒、有毒。
主治
驚闡、瘧辯護人、瘰癧、癰腫。磨醋敷癰腫蛇毒,甚有效。
氣味
(葉)苦、甘、微寒、無毒。
主治
赤白痢。用好茶一斤炙過,搗爲還想,濃煎服一、二碗。久患痢者,服此亦交。又方:赤痢用蜜水煎茶服。白痢用連皮的自然薑汁同水煎茶服。一方:茶和醋煎,熱服即止。
釋名
蒿豬,山豬。
氣味
肉:甘,大寒,有毒。
主治
多膏,利大腸。
附方
肚及屎:治水病,熱風,鼓脹。同燒存性,空心溫灑服二錢匕。用一具既消。乾燒服之,治黃疸。連屎燒研,灑服,治水腫。
釋名
亦名滷鹽、寒石、石鹼。從鹼地掘取,用作硝皮。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風熱赤眼,虛腫澀痛。用滷鹼一升、青梅二十七個、古錢二十一文,密封於新瓶中,開水煮一頓飯時間,取出靜放三天。點眼
釋名
九說、天說、鬼藥、解毒、爵犀、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術律草、枸田草、獨腳蓮、獨荷草、山荷葉、旱荷、八角盤、唐婆鏡。
氣味
(根)辛、溫、有毒。
主治
子死腹中(胞破不生)。用鬼臼不
釋名
甘瓜、果瓜。
氣味
瓜瓤:基、寒滑、有小毒。
瓜子仁:甘寒、無毒。
瓜蒂:苦、寒、有毒。
主治瓜瓤:止渴,除煩熱,利小便。
瓜子仁:
口臭。用不着甜瓜子搗成末,加蜜調爲丸子。每天
釋名
野羊。
氣味
甘,熱,無毒。
主治
南人食之,肥軟益人,治冷勞山嵐瘧痢,婦人赤白帶下。療筋骨急強,虛勞,益氣,利產婦,不利時疾人。
釋名
亦名須丸、血師、土朱、鐵朱。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哮喘,睡臥不得。用代赭石,研末,米醋調服。宜常服用。
傷寒無汗。用代赭石、乾薑,等分爲末,熱醋調勻搽在兩手心上,然後緊握雙拳
釋名
亦名門冬、顛勒、顛棘、天棘、萬歲藤。
氣味
(根)苦、平、無毒。
主治
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門冬搗汁一斗、酒一斗、飴一升、紫苑四合,濃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
釋名
寒瓜
氣味
(皮)甘、涼、無毒。
主治
口舌生瘡。用西瓜皮燒過,研末,放口內含噙。
閃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陰乾,研爲末,鹽酒調服三錢。
食瓜過多,人感適。用瓜皮煎湯飲服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