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王瓜 [] 李時珍

釋名 土瓜、鉤、老鴉瓜、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師姑草、公公須。 氣味 (根)苦、寒、無毒。(子)酸、苦、平、無毒。 主治 小兒發黃。用王瓜根生搗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見效。 黃疸變黑。

本草綱目·石部·砒石 [] 李時珍

釋名 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黃,煉者名砒霜。 氣味 苦、酸、暖、有毒。李明珍認爲:辛、酸、大熱、有大毒。 主治 中風痰壅(四肢不收,昏憒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綠豆大,研細。先以清水送服少許,

本草綱目·草部·芫花 [] 李時珍

釋名 杜芫、赤芫、去水、毒魚、頭痛花、兒草、敗華。根名黃大戟、蜀桑。 氣味 (花、根)辛、溫、有小毒。 主治 突發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棗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幹,一天吃五枚,必

本草綱目·果部·芡實 [] 李時珍

釋名 雞頭、雁喙、雁頭、鴻頭、雞雍、卯菱、蒍子、水流黃。 氣味 甘、平、澀、無毒。 主治 小便頻數及遺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實、蓮子各二兩,共研爲末。加蒸棗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本草綱目·石部·金星石 [] 李時珍

釋名 金星石,石外有金色麩片;銀星石,石外有銀色麩片。兩者的藥效,大體相似。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吐血咳血。用金星石、銀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陽起石、雲母石各等分。取坩鍋一個,鋪冬月

本草綱目·草部·莽草 [] 李時珍

釋名 芒草、鼠莽。 氣味 (葉)辛、溫、有毒。 主治 賊風腫痹(風入五臟,恍惚)。用莽草一斤,烏頭、附子、躑躅各二兩,切細,以水和醋泡一夜。取出,和豬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藥汁摩病處幾百次,

本草綱目·果部·烏芋 [] 李時珍

釋名 鳧茈、鳧茨、荸薺、黑三棱、芍、地慄。 氣味 (根)甘、微寒、滑、無毒。 主治 大便下血。有荸薺搗汁大半杯,加好酒半杯,空心溫服。幾天後好見效。 赤白痢。取完好荸薺洗淨拭乾,勿令破損,

本草綱目·石部·石燕 [] 李時珍

釋名 石燕狀如蜆蛤,色如土,堅重如石。李明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種是這裏所錄的石燕,乃是石類;另一種是乳銅中的石燕,乃是禽類。禽類石燕,常爲助陽藥。許多人因此誤以爲石類石燕也是助陽藥。這是錯遠了。

本草綱目·草部·茵芋 [] 李時珍

釋名 芫草、卑共。 氣味 (莖、葉)苦、溫、有毒。 主治 手足枯痹拘攣。用茵芋、附子、天雄、烏頭、秦艽、女萎、防風、防己、石南葉、躑躅花、細辛、桂心各一兩,切細,裝薄布袋中,以酒一斗浸漬。幾

本草綱目·果部·慈姑 [] 李時珍

釋名 藉姑、水萍、河鳧茈、白地慄。苗名剪刀草、箭搭草。 氣味 (根)苦、甘、微寒、無毒。 主治 產後血悶、胞衣不下、石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