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大理麻姑韻 [] 吳儼

白墮年來善竊名,瀼西珍重瀼東輕。 富人只解藏千斛,靈藥何曾斬一莖。 知為老生虚左席,尚留餘瀝在空罌。 明朝雪滿長安道,不惜衝泥問麯生。

齒落 [] 吳儼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齒。 若更活數年,所存知有幾。 剛風着脣吻,利與劍戟比。 豈待入腹中,而後疾病起。 譬若建重門,一扉常自啓。 外侮窺其間,孰御而能止。 又若築長堰,隙穴不容蟻。 今已決尋丈,不竭安

次匏菴先生煨橘韻 [] 吳儼

白雪枝頭蕋,黄金葉底團。 既疑為火齊,復認作氷丸。 冷熱隨時改,調和適口難。 爐中方就灼,掌上復傳看。 軟比雞頭肉,圓如鶴頂丹。 瓤虚還可剖,核小豈容鑽。 追念致来逺,還憐味帶酸。 殷勤重鄉味,常貯水

送邦彦學士先生二首 其二 [] 吳儼

朝陽門不比春明,别逺無過是兩京。 名姓尚留東觀在,官銜不减北扉清。 船從白鷺洲邊過,馬向烏衣巷口行。 冠蓋幾人來送别,獨予南望不勝情。

夀丘閣老先生 [] 吳儼

官居鼎鼐秪如貧,贏得聲名動紫宸。 一代文章歸館閣,三千禮樂化成均。 壯年報國丹心在,老去憂民白髪新。 試問開元到今日,匹休房杜有何人。

送邦彦學士先生二首 其一 [] 吳儼

散地偏於懶性便,我來君去思悠然。 出門是處成三昧,視日何人記八甎。 夜静月移花影亂,春深風度鳥聲圓。 而今每憶當年樂,始信瀛洲别有僊。

送聚上人還普應寺 [] 吳儼

鈴語遙遙紫翠間,分明為報逺公還。 龍施法雨迎新檄,雪作天花散舊山。 净土未歸飛錫逺,清淮初渡木杯閒。 從今髙卧雙松底,便是淵明嬾出闗。

送魏都憲 [] 吳儼

奉勅江南僅兩年,蜚聲已達冕旒前。 何人為補中丞缺,此日還將舊政傳。 貪賄吏驚先解綬,弄兵人散欲畊田。 願公為國持三尺,一嵗官應見幾遷。

送體齋先生省祭 [] 吳儼

學士歸來掃墓田,天風特為舞松杉。 鹽梅久待調商鼎,版築猶思在傅巖。 墓左豐碑仍舊額,祠中木主換新銜。 碧山不是流連地,顒望春江挂錦㠶。

秋江一棹 [] 吳儼

萬里長江一鏡平,空林落葉戰秋聲。 孤舟不畏歸來晚,已見沙頭候火明。

次前韻荅吕太常 [] 吳儼

公負詩中一世豪,朝吟暮咏未言勞。 衰年莫作青年看,小隱還輸大隱髙。 夜静燈殘蛾撲火,春歸花落燕争巢。 細評物理應長歎,短髮蕭蕭不耐搔。

送守溪乃兄世隱東歸 [] 吳儼

難弟歸來兄亦歸,髙堂齊著老萊衣。 洞庭金橘霜前熟,笠澤銀魚雨後肥。 伐木有聲來户牖,采薪無伴扣巖扉。 山邊水次逢人語,莫道長安是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