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忠齋山茨 [] 包恢

身何止不獲,其背誰得窺。 心何存不測,其鄉孰能知。 身心尚無跡,屋廬更何即。 變動元不居,問君欲奚適。 放之彌太虛,宇宙總我廬。 收之付野草,山茨斂吾居。 宇宙非窮大,山茨豈雲細。 身心非以形,隨寓靡

贈寫神丘照堂 [] 包恢

嘗觀孝子圖,畫子事母事。 聞君畫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稱汝畫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爲拈出,欲以勵孝思。 畫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亂,昭昭在心明。 畫到精一處,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爲面

送蒙齋赴召六首 [] 包恢

大鈞正旋轉,坱圠方無垠。 乾坤用六子,乃使天下春。 震子實爲長,龍蟄屈不伸。 不一動則止,一動化萬新。 嘉熙再仁孝,斯時召斯人。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於身。 機關一開闔,斬新出精神。 日月無點翳,太虛絕

送蒙齋赴召六首 [] 包恢

廣大中精微,如崇下履卑。 川流本敦化,溥博時出之。 剛毅發秋凜,寬裕融春熙。 聰明靡偏照,密察不失時。 權度心爲甚,聖人良在茲。 思睿睿作聖,無思無不思。

送蒙齋赴召六首 [] 包恢

乾坤常簡易,險阻知最精。 堯舜何艱難,難在知人明。 孔子每所患,因予猶改更。 險如彼山川,無如世人情。 明天而昧人,古人所譏評。 卓哉子陸子,高具雙眼睛。 氣貌才一顧,肺肝見如傾。 或但因傳聞,能見人

送蒙齋赴召六首 [] 包恢

扶顛而持危,在天下大勢。 撥亂而存亡,在國家大計。 一司一事間,未足系興替。 馬援爲郡守,尚不屑煩細。 惟大姓黠羌,不容有違戾。 況爲公與卿,不思大經濟。 今大姓黠羌,幾倍過漢世。 中有根木存,猶在加

送蒙齋赴召六首 [] 包恢

嘗聞魏仲英,謂仕欲行志。 後宮權豪等,損去志乃遂。 如雲皆不可,隱身是爲智。 此志雖可稱,一節非道備。 不聞政適人,格心第一義。 如未可與權,當道豈易致。 齊王好貨色,孟子不少刺。 導之百姓同,王道真

送蒙齋赴召六首 [] 包恢

四世凡五公,貴盛古自昔。 於我如浮雲,光前在仁宅。 仰觀我絜齋,江漢濯之白。 下視世所羨,腰黃眼前赤。 度越此流輩,人何啻千百。 希舜鹿野居,介然有如石。 嘗爲耳目人,天子屢前席。 義難若是恝,命豈可

雨後觀新荷 [] 包恢

中夜平旦爾,淨把天宇洗。 此時氣之清,隱映如有體。 挹之莫可得,揮之不能靡。 外不隔毛髮,內透徹心髓。 輕清孰爲天,天也不離此。 因行過東湖,荷葉恰新美。 柔莖柄圓蓋,嫩綠出清泚。 下承之浮萍,鋪錦雜

四明決獄由寧海道中 [] 包恢

山童首少發,石老脊多骨。 上猶劍戟關,下沒沙磧窟。 曾無好步行,常有失足驚。 前若逢峻拒,後如迫使傾。 所幸甚艱難,平生備嘗試。 險阻誰能知,乾坤元簡易。

觀泉 [] 包恢

泉動涌聯珠,泉靜湛片玉。 淵源出以時,動靜清可掬。 憑欄冰雪寒,斂衽毛髮肅。 內以洗我心,外以刮我目。 偶離京塵來,對此歌不足。 詠歸五六人,猶疑自沂浴。

壽家君克堂先生 [] 包恢

良月四之日,景物何多奇。 露洗宇四靜,月抹天一涯。 景星助月夜,光入清溪湄。 奎星照江南,人文良在茲。 昔爲西長庚,夢與斯人期。 今爲南極老,微雲淡龐眉。 際此小春日,勝彼芳春時。 桃梅妙生意,微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