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兩弥旬奴子以絶糧告 [清] 全祖望 連綿瓜蔓水,漏天阻步屧。 尭韭尚滿厨,禹糧不継饁。 闌風日怒號,薄寒中白袷。 湖光緑盈盈,弥望生杏菨。 呼童具鹽豉,芼之堪共呫。 平生耻温飽,此報亦足愜。 室中呼菜婦,為我理殘篋。 微吟乞食詩,再臨乞
蘅圃先生齋中研皆有班次其第一研今歸趙六意林索詩為銘 [清] 全祖望 蘅圃先生第一研,手校春秋唐三傳。 餘閑或點玉田詞,經術文章双著案。 意林洋州之文孫,其談春秋醇乎醇。 偶成小令亦清妙,謝山慶爾研得人。
梅花嶺記 [清] 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爲,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爲殉,然倉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誰爲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爲吾後
吴江道中問吾友沈彤徴士消息知其近箋五運六氣等篇向未審其精于此也予年來病甚寄詩為訊因乞為予治之 其三 [清] 全祖望 聞道軒農際,諸公遍廟堂。 功原参六相,道足輔諸皇。 世晚民生薄,書成藝術良。 最憐此七尺,我輩搃茫茫。
董四梅圃寫入山圖索賦 [清] 全祖望 世路日局促,志士思山居。 曳杖入深林,良足恣所如。 四窗九洞天,列仙所卜廬。 塵氛飛不到,清景樂有餘。 二十里過雲,南北互縈紆。 我亦深神往,逝将與之俱。 所愁經世志,何當竟逃虚。 感之不成寐,披圖重
再送臨川先生于揚關神氣困悴益甚然臨别猶推蓬窗呼予者三良可倀也 [清] 全祖望 天氣是爲魂,地氣是爲魄。 斯人所濩持,仗此雙丸力。 石亦有時剥,金亦有時消。 何况七尺身,百憂所感撓。 所貴學道人,神明長舂融。 諸艱不能折,垂老或愈充。 堂堂人中虎,夢周志未衰。 顛毛雖種種,猶思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