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棘天荊蜀道難,歸來魚鋏竟誰彈!
三生庾信埋吟骨,千里秦觀夢殯棺!
碧海有鯨空鼓柁,蓬山無雁少書翰。
只餘朋輩閩南路,釃酒招魂淚不乾!
詩人自古逢衰世,淪落東南失放翁!
蓬島巢痕千畝竹,扶桑遊跡一帆風
自入廬山來,衆山紛磅礴。日月藏巖阿,風雲出丘壑。
神靈所宅都,江湖爲纏絡。茲山誠南嶽,可以兼衡、霍。
包孕百山川,巍峯起窕谷。一罅一山開,各有新面目。
陰陽負兩郡,岷嶓歸一曲。我行在觚弦,大千見粒粟。
環山負海金湯城,蓊蔥佳氣連五陵。
閶闔天扉洞然訇,冕旒玉璪真人升。
真人旄鉞森崒嵂,虎賁貂蟬侍從出。
屏藩貢使競拜呼,帷幄重臣參密勿。
甲仗千羣出校場,星躔霧旆過長楊。
鐵駟神軍銅鼓隊,佽飛騎士羽林郎
駁霞滿天天色紫,五雲臺閣天中起。繼以海市虛無間,蜃樓覆在空明裏。
凌霄萬匯天機懸,火布水錦風輪旋。珊瑚玳瑁萬家飾,虹棧星房九氣鮮。
江光爛漫羣龍戲,乃是千舟萬舟至。靉靆三湘七澤天,繽紛四海五湖地。
漢
海民舊狎庚桑子,滄桑今作祝宗豕。
中有風塵骯髒人,埋頭插腳顏常泚。
鰲沉已斷地六維,鶉淫竟周星一紀。
仰叩蒼蒼闃不聞,獨行踽踽歌靡恃。
勃蘇復楚有未能,狐庸事吳不屑以。
將與軒皇備應龍,豈爲蚩尤作工倕
自過信陽來,景物殊呰窳。
河南比鄂南,風土判良楛。
遂平房子國,周衰遷於楚。
中原若無人,鯨吞無所阻。
唐時平淮西,易名遂千古。
城西嵖岈山,戰場今莽鹵。
誰知五日間,此地復焦土!
強寇回霍邱,處處驚
驅車洛陽城,下馬皋門道。
憑弔晉時人,胡塵淨如掃。
昔者羣氐狂,惡氛滿蒼昊。
臣庶供醢俎,帝王爲輿皁。
倏忽無一存,乾坤旋再造。
夷吾彼何人,憂心空似搗。
不見祖生鞭,直向趙王堡。
於今緬遺蹤,何處容
北望首陽山,今有夷、齊祀。南入偃師城,古爲湯亳裏。
帝嚳所舊都,周王所東履。如何同莒、邾,大無三百雉!
我向中逵行,不見繁昌市。田橫刎此鄉,其地尚可指。
伊水入洛河,在此如江汜。我欲遊嵩山,城邊聊徙倚
春風滿庭除,故人深夜至。
明月落空階,霜痕白在地。
剪燭話騷詩,殷勤不能寐。
君今居近村,遠與紅塵避。
松風與鳥聲,日以悅心志。
因之翰墨間,飄飄具高致。
五色紛滿前,古音粲然備。
平生三數子,惟君得
袁、曹戰時壘,雲是中牟臺。師曠留遺蹟,歌風有餘哀。
田豐祠已矣,楚氛安在哉!我過朔風生,南風競不來。
古邱不可見,一路見蒿萊。
遙聽洪濤聲,不見波濤色。
茫茫大海中,榑桑陷深黑。
蛟龍出晦暝,鯨鱷上潮汐。
若木微影生,烏輪涌傾側。
四山雖漸曙,大地猶未白。
東嶺與西崖,陰陽互窟宅。
寒暑去來邊,人間一駒隙。
黯淡悲河山,寥寥興
遠對夷門城,近對禹王閣。
大梁書院中,浮圖壓東郭。
可有塔上鈴,和答院中鐸?
嶪嶪白雲歸,日暮棲鴉鵲。
師曠君子人,伊川聖者作。
列仙去不回,斯臺空寄託!
嗚呼,橫槊奸雄骨已朽,銅雀雖存亦何有。殘瓴斷甋更灰塵,文人好奇空寶守。
高臺當日幸不傾,漢廷刀筆無公卿。文舉禰衡何處去,鸚鵡洲前恨不平。
老瞞空負文學名,禍人家國一老兵。遺臺廢址堪作唾,鴝之鵒之辱眼睛
遙望抱犢山,下有豹子谷。昔爲隱者居,今聚綠林族。
山中豪客多,虎頭飛食肉。無地安漁樵,何處籌耕牧!
嗟乎平地間,長蛇常起陸。況夫荒荒山,能無叢莽伏!
連綿有峯巒,迢遞似平麓。遠視目力窮,近無鏡光縮。
百金購一石,千金購一瓦。不知何代物,雲在魏王宮闕下。
當時歌舞充鄴中,碧瓦朱甍銅雀銅。豔傳百世成寶玩,至今不數高歡宮。
或雲晚出香姜井,六朝陶可三國等。北齊避暑離宮物,古香古色龍山冷。
玲瓏光襯宣德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