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嘶故櫪,殘蟬咽柳條。
安得復嘒嘒,猶自思蕭蕭。
異形有同心,百感共一遭。
氣結不能言,萬里寒刁騷。
處世既非易,自處良復難。日旰不甘食,披衣起夜闌。
皇皇欲何補?時逝力亦殫。古來賢達人,引酒強自寬。
老鬆臥雲壑,蕭瑟生風湍。
宋固有南北,唐亦分三四。
六朝與兩漢,雜然競鼓吹。
其實實詩論,止一非有二。
一言以蔽之,託興以言志。
所貴無邪思,淺深隨文字。
合作自有人,未因時代異。
少讀涪翁詩,每發下士笑。
晚學差有味,猶愧未聞道。
寥寥千載間,斯人惜懷抱。
森泓不可言,悲深知語妙。
一念生參差,萬端付怠惰。
騰騰十二時,並作一日過。
連山屹不移,澄江淨莫唾。
相看不相涉,眯目飛塵堁。
禮樂在衣食,道義出凍餓。
爲己抑爲人,兼獨兩無那。
昔嘲夷齊陣,今遂無一個。
此輩誠清流,旋供濁
光輝爛朱閣,摩天插雲裏。
平陸忽掀簸,牆宇傾欲圯。
閣上戲明瓊,酣嬉誰家子?
翻翻巢幕燕,火炎無全理。
誰無骨肉愛,憤然挾之起。
獨醒衆已醉,寧故別人己。
推枕起徬徨,世事何遽爾!
吾生誠苦晚,紛然欣多遇。
瞻前非一新,察往非一故。
損益今攸爲,因革古所具。
只此斟酌間,遂成當世務。
向來注六經,安知無謬誤?
聖賢蓄德音,讀者在章句。
世情得失間,蹙蹙靡所便。達人解其會,作《易》寫憂患。
日月昭明示,陰陽復幽贊。理靜無懸殊,跡動有異變。
易簡得要約,三《易》還一貫。遠說固莫窮,近察察可見。
無爲心眼役,離經成虛玩。
黃流接混茫,浩浩下泥沙。
九曲如有讓,千里誰能遮?
懷哉利濟功,漂溺復無涯。
始以一線源,納彼萬派差。
不息成其大,感之長諮嗟!
風吹庭前樹,不復分昨今。
花花更新朵,葉葉生舊陰。
月照堂上樽,何由別淺深。
朱顏映瀲灩,華髮看侵尋。
泠泠七絃琴,寥寥萬古心。
一彈再三嘆,持此感知音。
灼灼雞冠花,昂然當階前。
涼飆翻豈動,秋陽曜更妍。
泯彼開落跡,無爲圖畫傳。
雜之百卉間,所立卓不偏。
向來絕品題,此事或當賢。
小草守本根,而不殉世情。
庭野無二致,古今同一榮。
每被秋霜殺,還共春陽生。
踐踏隨所遭,俯仰豈不平!
尋常乃如此,松柏有高名。
團枝非一實,連林非一花。
風翻明勝錦,霜垂爛若霞。
狂蜂不禁入,好鳥還思家。
正爲色味來,此事堪諮嗟!
淵明但飲酒,詩成倩人書。
既書還閣置,所懷良已舒。
翻從千載下,津津味其餘。
好鳥鳴林間,枝條仍扶疏。
三複當日言,不樂復何如!
人生憂患間,非病即驚老。
神意固有餘,形骸難久好。
白日去堂堂,悲嘆跡如掃。
赴此百年期,終須一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