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伯言、馬湘帆、湯海秋、王少鶴四農部,何子貞編修,陳頌南、蘇賡堂、朱伯韓三侍御,疊次召余同亨甫為觴讌 [清] 姚瑩 接跡紛紛閩粵才,張郎巨筆獨天開。 豪情半向江山盡,病骨猶含今古哀。 不信斯人尚淪棄,終應聖世起蒿萊。 轞車伴我三千里,出獄臨歧首重回。
梅伯言、馬湘帆、湯海秋、王少鶴四農部,何子貞編修,陳頌南、蘇賡堂、朱伯韓三侍御,疊次召余同亨甫為觴讌 [清] 姚瑩 江東儔侶半凋蕭,日下耆賢久寂寥。 何意海禽方鎩羽,又逢秋鶚盡摩霄。 壯懷力振回天地,抗論神飛見賈晁。 聖主已聞容直諫,封章頻數莫辭勞。
梅伯言、馬湘帆、湯海秋、王少鶴四農部,何子貞編修,陳頌南、蘇賡堂、朱伯韓三侍御,疊次召余同亨甫為觴讌 [清] 姚瑩 餘霞閣上曾同醉,龍爪槐前再舉杯。 此日登臨欣健在,半生懷抱為君開。 衰葭莽蒼天無際,往跡銷沈恨不回。 明到江南如寄問,浮山嵐翠撲人來。
梅伯言、馬湘帆、湯海秋、王少鶴四農部,何子貞編修,陳頌南、蘇賡堂、朱伯韓三侍御,疊次召余同亨甫為觴讌 [清] 姚瑩 城南朝雨草霏霏,高閣增寒眺夕暉。 勝地祗堪埋馬骨,輕塵何必浣人衣。 青山紅樹詩情壯,白髮黃華酒力微。 壁上鮑吳題句在,疏槐慘澹亂鴉啼。
汪雅堂召同張竹虛德生、戴桂山、家晴峰登九仙山,遊積翠寺。時雅堂將之臺灣,余 當入都,賦別 其二 [清] 姚瑩 樓船橫海意如何,蘭若登臨氣欲磨。 白水穿雲明鷺羽,青松當檻老鷹窠。 山空始覺心無定,僧少微嫌梵亦多。 壁上應真能作證,優曇華裏客經過。
汪雅堂召同張竹虛德生、戴桂山、家晴峰登九仙山,遊積翠寺。時雅堂將之臺灣,余 當入都,賦別 其一 [清] 姚瑩 西風欄檻雨霏霏,城郭蒼茫山色微。 江帶灘流趨海靜,鳥尋村樹破煙飛。 諸羅荔熟君方去,投子鐘殘我未歸。 寄語同袍群將吏,幾時譚笑解征衣。
戊戌至臺灣,或餽素心蘭四盆,殊繁妙。明年再華,猶盛。中出一枝,一華兩蕊,猶子以增,謂是同心蘭。余曰: [清] 姚瑩 仙人贈我綠衣郎,玉骨亭亭淺淡妝。 本自無心差臭味,盡教並蒂吐幽芳。 海天夜冷猶驚露,官舍魂清只舊香。 老我比來多勝事,一枝金帶憶維揚。
毘陵,孔道也。1832壬辰之冬,孟瀆三河大工未已,漕艘畢集。又以臺灣有事;豫、陝官兵絡繹南下,供應驕 [清] 姚瑩 羽書驛傳日縱橫,撫字催科政未成。 三月扁舟風雪雨,一時徵役漕河兵。 官如逆旅還多病,歲近知非亦自驚。 辛苦閭閻人莫歎,明年安穩事春耕。
臺灣郡齋紅蕉數株,六八月放花,至十一月強半葉枯而花未已,小鳥時時來啄 ,詩以慰之 [清] 姚瑩 玲瓏石畔倚輕紅,開落紛紛小院中。 為伴愁人聽夜雨,那堪嬌鳥啄秋風。 芳心密卷終難放,綠葉欹殘尚一叢。 不用天涯嗟歲晚,春風猶在海雲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