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故國去來休,莫為無情特地愁。
見慣蜃樓渾不訝,我家原在海東頭。
廢苑年年長綠蕪,小朝廷此忍須臾。
久將去路歸滄海,尙可勾人是聖湖。
家法請成援越絶,心傳行樂擬吳趨。
是曾閱得興亡處,錯認江山作霸圖。
不分春風解勸餐,衹將幽恨上眉端。
將歸燕子休垂幕,漸老梅花莫倚闌。
最怕難醒惟獨醉,生憎易中是輕寒。
新傳多少紅箋字,半為昏盹未忍看。
昔聞昌黎言,爲文須識字。
俗書動譌謬,焉論古書契。
所以有心人,索古具深思。
觀其變態中,綽可見根蔕。
伊惟印信作,旨哉得書意。
繆篆雖縱橫,締索極精邃。
銅斑玉血中,一綫斯文繫。
重不侔鼎鐘,功祇記
寂寂諸天夜氣中,闍黎粥後飯堂空。
低頭雲影時爭月,入耳松濤獨受風。
遠迹已堪鄰虎豹,定心可許問魚龍。
一龕彌勒遙相對,歲久琉璃焰不紅。
縱酒酣嬉日,分明擬向禽。
半因行路苦,一阻愛山心。
以我營巢拙,憐君入世深。
惟將小山桂,珍護待重尋。
皦皦日光,不入大廈而入蔀屋。
猙猙鵾梟,不樓高林而止惡木。
猛虎生地,蚩尤上天。
不磷不淄,君子其有焉。
何事不可爲,必欲呼人師。
觀其用心處,豈在道義爲。
昌黎作師說,嘵嘵費繁詞。
誰知矯枉甚,流弊爲今茲。
後堂列女樂,前廡陳牛衣。
位置雖不一,市道均無疑。
桃李本春卉,向暖固所宜。
竊恐白日光,難遍傾
高亮出林阜,云祀蕭德施。
相傳昔經此,食魚而美之。
池乃以得名,今以魚薦祠。
父老沿此説,眞謬且勿稽。
我思靑宮賢,皎皎玉雪姿。
温恭出至性,聰叡秉夙資。
豈惟藝林鑑,斯文仰在茲。
木鵝乃遭謗,憂患天
芙蓉作陣落江水,斑竹淚枯愁帝子。
魂兮飛來立江皋,江烟凝白下復高。
魚腹已穿顔色好,衣冠死灰人未老。
酌君酒兮當相思,人間難忘惟別離。
王謝烏衣眾所夸,託身未肯戀繁華。
誰知覆雨翻雲恨,轉在尋常百姓家。
祇送人歸不自歸,都門柳色故依依。
春寒未免欺駝褐,野性行當遂鹿菲。
去路江湖隨地闊,到時櫻筍入筵肥。
爲君更誦還山樂,第二泉邊一浣衣。
漁舠歌舫寂無蹤,夢醒湖雲第幾重。
掩幔水風能破醉,鈎簾斜月似窺儂。
暗中草氣兼秋氣,烟外山容似病容。
若為幽人伴遙夜,一燈樓上自鳴鐘。
君家有茅屋,結構極深蒨。
雲中望荊門,窗外盡楚甸。
幽幽發春輝,靄靄及遐盼。
道至物不存,慮盡身始幻。
聞有白蝙蝠,夜靜時一見。
我來叩靈扃,正値坐孤幔。
長吟激高風,巖花落空澗。
欲換頭銜愛冷官,如君無意得來難。
醉時欲碎珊瑚樹,醒後仍餐苜蓿盤。
但去莫嫌經舍窄,就中差覺宦途寬。
江山詩酒須行意,好爲師儒一洗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