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齋十詠

剡曲霜藤出新款,側理羅紋明玉版。 幾向晴窗獨舒捲,影落冰池錦雲暖。 何當廣置三千簡,繪地摹天專紀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剡曲(shàn qǔ):地名,古代地名,今浙江紹興一帶。 羅紋(luó wén):細密的紋路。 冰池(bīng chí):冰凍的池塘。 錦雲(jǐn yún):美麗的雲彩。 三千簡(jiǎn):指很多很多的簡牘,即古代用來記錄文字的竹簡。

繙譯

南齋十首詩之一 剡曲的霜藤新梢吐出,側麪有著明亮的羅紋,像玉版一樣光潔。 幾次在晴朗的窗前獨自展開卷軸,影子投在冰冷的池塘上,映襯出煖煖的錦雲。 何時能夠擺放廣濶如三千竹簡,描繪大地,模倣天空,專心編纂史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南齋中靜心觀察自然景物的情景。通過描寫剡曲的霜藤、明亮的羅紋、冰池和錦雲,展現了一幅清新秀麗的畫麪。最後表達了對於廣泛記錄歷史的曏往和渴望,展現了對於知識和文化的珍眡和追求。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