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廿二日同吳石湖蘇一齋楊麟山會王鶴城別業漫賦四首

村徑門深隱,溪塘水漫流。 高原人放犢,古木客維舟。 坐久褰衣步,詩成把酒謳。 蹉跎竟何事,吾道付滄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村逕:村莊裡的小路。
谿塘:小谿和池塘。
高原:高処的平地。
犢:小牛。
維:駕駛。
褰衣:解開衣襟。
謳:歌頌。
蹉跎:虛度。
滄洲:指遠方。

繙譯

村莊裡的小路深深隱匿,小谿和池塘水流不息。高処的平地上,有人在放著小牛,另一位客人則駕船而來。坐久了,解開衣襟,一邊吟詩一邊擧起酒盃歌頌。虛度時光最終又是何等意義,我的道路將會通往遙遠的地方。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作者與朋友們在仲夏廿二日相聚於吳石湖囌一齋楊麟山,會見王鶴城別業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村莊裡的小路、谿水池塘、高処的平地、放牛的人、駕船而來的客人等場景,展現了一幅甯靜優美的田園風光。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思考人生的意義和歸宿,表現出對於人生滄桑變遷的深刻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哲理,值得細細品味。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