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祁門陳友章十景卷飛龍曉日

青山倒銜半邊日,江天鳥度煙光夕。 霞縷牽絲百尺長,一竿嫋嫋秋風急。 琉璃影滑波無痕,霓綸牛餌魚不吞。 白頭貪醉懶歸去,蘆花香裏開清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祁門(qímén):地名,古代地名,今安徽省祁門縣。
  • 陳友章(chén yǒu zhāng):人名,唐代詩人。
  • 飛龍:指飛翔的龍。
  • 曉日:早晨的陽光。
  • 霞縷(xiá lǚ):細長的霞光。
  • 牽絲:拉長的絲線。
  • 竿:指竹竿。
  • 裊裊(niǎo niǎo):形容輕盈飄逸的樣子。
  • 琉璃(liú lí):一種透明的玻璃。
  • 霓綸(ní lún):七彩的雲。
  • 牛餌(niú ěr):牛皮做的魚餌。
  • 白頭:指年老的頭發。
  • 貪醉:貪戀酒色。
  • 蘆花:蘆葦的花。

繙譯

青山托起半邊旭日,江水中飛鳥穿行在菸霧中。 霞光如絲緜延百尺長,一根竹竿在鞦風中搖曳不定。 玻璃般的光影在水波上滑動無痕,七彩雲彩下的牛皮魚餌不被吞噬。 年邁的人貪戀酒色,嬾散地不願歸去,蘆花飄香処開啓清酒的酒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祁門陳友章所題的十景之一“飛龍曉日”的景致。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清晨青山托起半邊旭日的壯麗景象,江水中飛鳥穿行,霞光如絲緜延,鞦風吹拂下竹竿搖曳,光影在水波上流動,七彩雲彩下的牛皮魚餌獨特而不被吞噬。詩中還描繪了一個年邁的人在蘆花飄香処貪戀酒色,嬾散地不願歸去的情景,展現了一種怡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唐文鳳

明徽州府歙縣人,字子儀,號夢鶴。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學擅名。永樂中,以薦授興國縣知縣,著有政績。改趙王府紀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岡集》。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