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奕

空堂手談誰,剝啄驚戶外。 旁觀似予閒,當局真敵對。 勢多楚漢強,地割鴻溝界。 斂拓互闔闢,錯縱明向背。 攻圍盛行陣,隱伏妙機械。 奇出風雨交,冥搜鬼神會。 爭雄不相能,奪雋詎容貸。 時移方一着,妙處得三昧。 坡雲方優遊,我欲無勝敗。 疾呼爲太狂,赬顏亦頗隘。 一挫何須餒,斂枰還可再。 茲藝豈猶賢,飽食聖所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剝啄(bāo zhuó):指鳥類啄食的動作。 楚漢(Chǔ Hàn):指楚國和漢國,這裏比喻雙方勢力。 鴻溝(hóng gōu):比喻界限。 斂拓(liǎn tuò)、互闔(hù hé)、闢(pì)、錯縱(cuò zòng):指各種戰術和策略。 明向背(míng xiàng bèi):指明顯的背叛。 攻圍(gōng wéi)、盛行(shèng xíng)、陣(zhèn)、隱伏(yǐn fú)、妙機械(miào jī xiè):指戰爭中的各種戰術和機械。 奇出(qí chū):指出奇制勝。 風雨交(fēng yǔ jiāo):比喻戰爭的激烈。 冥搜(míng sōu)、鬼神(guǐ shén):指神祕的探尋。 爭雄(zhēng xióng)、詎容貸(jù róng dài):指爭奪勝負。 三昧(sān mèi):佛教用語,指心境的極致。 坡雲(pō yún):比喻戰爭的變幻。 太狂(tài kuáng)、赬顏(chēng yán)、頗隘(pō ài):指態度過於傲慢。 枰(píng):古代的一種棋具。

翻譯

觀賞 孫承恩 獨自在空蕩的房間裏誰在談話,突然聽見剝啄聲從窗外傳來。 旁觀者看起來像是我在閒談,但實際上卻是對立的敵人。 雙方勢力都很強大,領土被一條鴻溝分割。 各自施展各種戰術和策略,明顯的背叛和背道而馳。 攻防戰術層出不窮,隱藏着巧妙的機械。 出奇制勝,如同風雨交加,神祕地探尋着鬼神的奧祕。 爭奪勝利的雙方都不相上下,勝負難分。 時機一到,便能得到心境的極致。 戰爭的變幻莫測,我希望能超脫勝負。 過於傲慢的呼喊,也顯得有些狹隘。 一次挫折又何妨,重新收拾心情再戰。 這種技藝難道還不夠高明嗎,飽食之後要謹記聖人的戒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變幻莫測,通過對戰爭中各種戰術和策略的描寫,展現了戰爭中的明爭暗鬥、背叛和奇謀。詩人通過對戰爭的描寫,表達了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呼籲人們超越勝負,追求心靈的平靜與極致。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戰爭的獨特理解和感悟。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