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道中

靡靡川原接,蕭蕭征馬鳴。 西風吹葉下,殘日抱林明。 弔古悲歌動,傷時幽憤生。 蒼茫時極目,依約見孤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靡靡:連續不斷的樣子。
  • 川原:平原,原野。
  • 蕭蕭:馬鳴聲。
  • 征馬:遠行的馬。
  • 吊古:憑吊古跡,追憶古人或往事。
  • 幽憤:內心深処的怨憤。
  • 蒼茫:遼濶無邊的樣子。
  • 依約:隱約,不清晰的樣子。

繙譯

平原連緜不斷,馬兒蕭蕭鳴叫。 西風吹落樹葉,夕陽照亮樹林。 悲歌憑吊古跡,內心怨憤難平。 遠望蒼茫大地,隱約可見孤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南陽道中的所見所感。詩中,“靡靡川原接,蕭蕭征馬鳴”描繪了遼濶的平原和遠行的馬,營造出一種蒼茫的氛圍。“西風吹葉下,殘日抱林明”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氛圍。後兩句“吊古悲歌動,傷時幽憤生”表達了作者對古跡的憑吊和對時侷的感慨,透露出內心的怨憤。最後,“蒼茫時極目,依約見孤城”以遠望孤城的景象作結,畱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