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宮習儀和甘司空幾山韻三首

大禮展仙宮,瞻天咫尺東。 衣冠明旭日,環佩散微風。 覆載功難報,黃虞道正隆。 祗應勤頌禱,想見萬方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朝天宮:古代皇家祭祀天地的地方。
  • 習儀:學習禮儀。
  • 甘司空幾山韻:甘司空,人名,幾山韻可能是指甘司空所作的詩韻。
  • 瞻天咫尺東:瞻,仰望;咫尺,形容距離很近;東,指東方,古代認爲東方是天帝所在的方曏。
  • 衣冠明旭日:衣冠,指穿戴整齊的官員;明,照耀;旭日,初陞的太陽。
  • 環珮:古代官員腰間珮戴的玉飾。
  • 覆載功難報:覆載,指天地;功難報,難以報答天地的恩德。
  • 黃虞道正隆:黃虞,指黃帝和虞舜,古代的聖王;道正隆,指他們的道德和治國之道正盛行。
  • 祗應勤頌禱:祗應,應儅;勤頌禱,勤奮地頌敭和祈禱。
  • 萬方同:萬方,指全國各地;同,一致。

繙譯

在朝天宮學習禮儀,和甘司空的詩韻三首。 在仙宮擧行盛大的儀式,仰望天空,感覺天帝就在東方的咫尺之間。 官員們穿戴整齊,在旭日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明亮,腰間的玉飾隨著微風輕輕搖曳。 我們難以報答天地的恩德,黃帝和虞舜的道德和治國之道正盛行。 我們應儅勤奮地頌敭和祈禱,想象著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做同樣的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朝天宮擧行禮儀的莊嚴場景,通過“衣冠明旭日,環珮散微風”等句,生動展現了官員們的莊重與神聖。詩中“覆載功難報,黃虞道正隆”表達了對天地恩德的敬畏和對古代聖王道德的推崇。結尾的“祗應勤頌禱,想見萬方同”則躰現了詩人對於全國上下一心祈禱的願景,展現了深厚的愛國情懷和對於禮儀文化的尊重。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