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學生鄒子開南還

文采爾翩翩,窮經正少年。 來游上國日,歸及早秋天。 孤楫懸西照,寒枝咽露蟬。 好尋桑梓樂,還詠鶺鴒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太學:古代官辦的學校,培養官員的地方。
鄒子開:古代學生的名字。
窮經:指學問淵博。
翩翩:形容文採飄逸。
上國:指京城。
孤楫:孤單的船槳。
桑梓:指故鄕。
鶺鴒:一種鳥類,古代常用來比喻文人。

繙譯

送送太學的學生鄒子開南歸還。
文採飄逸,學識淵博,正值少年時期。
來到京城遊玩的日子,廻家時已是初鞦。
孤單的船槳在西邊的夕陽下搖曳,寒冷的樹枝上傳來蟬鳴。
喜歡尋找故鄕的樂趣,還會吟唱關於鶺鴒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太學生鄒子開南歸還的情景,表現了他文採飄逸、學識淵博的形象。詩中通過描寫孤楫懸西照、寒枝咽露蟬等景物,展現了初鞦時節的淒涼之感。最後一句“好尋桑梓樂,還詠鶺鴒篇”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眷戀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