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敘翁閣老觀蓮之什

閣外盆蕖競曉風,翠蕤碧蓋護新紅。 移來華嶽峯頭種,幻作仙人掌上工。 丹渥晴雲涵綵幕,芬菲瑞靄散彤宮。 調元再見敷成日,栽植誰非燮理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盆蕖(pén qú):指盆栽的荷花。
  • 翠蕤(cuì ruí):翠綠色的裝飾物,這裏形容荷葉。
  • 碧蓋(bì gài):碧綠色的傘蓋,比喻荷葉。
  • 華嶽(huá yuè):指華山,中國五嶽之一。
  • 仙人掌(xiān rén zhǎng):一種植物,這裏比喻荷花的形態。
  • 丹渥(dān wò):紅色的潤澤,形容荷花顏色鮮豔。
  • 綵幕(cǎi mù):彩色的帷幕,比喻荷花的美麗。
  • 芬菲(fēn fēi):芬芳,香氣。
  • 瑞靄(ruì ǎi):吉祥的雲氣。
  • 彤宮(tóng gōng):紅色的宮殿,比喻荷花所在的環境。
  • 調元(tiáo yuán):調和元氣,指治理國家。
  • 敷成(fū chéng):施展成就。
  • 燮理(xiè lǐ):調和治理。

翻譯

閣樓外,盆栽的荷花在晨風中競相開放,翠綠的荷葉如傘蓋般保護着新綻的紅色花朵。這些荷花彷彿是從華山峯頂移植而來,幻化成了仙人手中的精緻工藝品。晴天裏,紅色的荷花如雲彩般在彩色的帷幕中閃耀,芬芳的香氣和吉祥的雲氣瀰漫在紅色的宮殿之中。這再次展現了治理國家的成就,每一株荷花的栽培都體現了調和治理的功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閣樓外荷花盛開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荷花的美麗和生機。詩中「翠蕤碧蓋」、「丹渥晴雲」等詞句,形象地描繪了荷花的色彩和形態,而「華嶽峯頭種」、「仙人掌上工」則巧妙地將荷花與仙境相聯繫,增添了詩意。結尾處提到「調元」和「燮理功」,將荷花的栽培與治理國家相類比,寓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和諧社會的嚮往和對治理者功績的讚美。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