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堡
悠悠遠行邁,道路日荊棘。
朝過白馬堡,十二磯接跡。
羣山極深阻,孤鬼時跳擲。
不知開闢初,何以恁阨塞。
累累數十夫,帶雨荷殳戟。
屯戍存空名,緩急果何益。
我欲極蒐薙,盡使川穀滌。
恐此終不能,回首長嘆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白馬堡(bái mǎ bǎo):地名,古代關隘名,位於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西南。 磯(jī):古代稱山脈的尖峰。 殳戟(shū jǐ):古代兵器名,一種長柄的戰鬭武器。
繙譯
漫長的旅途中,腳步跨過道路上的荊棘。早晨經過白馬堡,連緜的山峰接連不斷。群山高聳險阻,孤鬼時而躍動。不知道最初是如何開辟的,爲何這般阻隔。數十個士兵排列整齊,背負著雨淋溼的長矛和戰戟。駐守的軍隊衹賸下虛名,緩慢或急促的行動又有何益。我想要盡情地探尋和清理,讓河穀盡情洗淨。但恐怕最終無法如願,衹能廻首長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經過白馬堡時的心境。詩中通過描繪道路的荊棘、群山的險阻、士兵的疲憊以及詩人對未知的探尋和無奈的感歎,展現了一種旅途中的孤寂和無助感。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細膩而生動,表達了對睏境的思考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沉鬱的感覺,展現了詩人對人生道路上睏難和挑戰的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螺川與杜元吉話舊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九 張留侯 》 —— [ 明 ] 孫承恩
- 《 和大宗伯張陽峯賞蓮之什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苦熱行 》 —— [ 明 ] 孫承恩
- 《 送張復庵大諫使韓藩四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和答喻揚菴郡公五首 其四 》 —— [ 明 ] 孫承恩
- 《 和答沈鳳峯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觀刈稻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