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藤峽
灘束江水急,一流忽旁分。
斷岸百尺餘,儼若闢兩門。
人言茲峽中,水勢常崩奔。
我來值冬日,水退露石根。
徭人負深阻,巢穴蜂蟻屯。
前聞肆屠劫,犬豕相狺狺。
峽旁少行舟,過者斂精魂。
惴惴畏其出,誰能問其津。
昔年韓襄毅,曾茲建殊勳。
朅來幾何時,江路復荊榛。
煌煌秉使節,旌旗耀江雲。
萬里吾目中,犬豕何足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灘束:指江水在灘頭急速流動。
儼若:形容莊嚴肅穆的樣子。
辟:通“閉”,這裡指分開。
徭人:古代指被征役的人。
狺狺:形容狗咬的聲音。
精魂:指精神。
津:指渡口。
韓襄:指韓非,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荊榛:指荊棘叢生的地方。
繙譯
斷藤峽
江水在灘頭急速流動,一條支流突然分開。岸邊高聳百餘尺,莊嚴肅穆如同閉著兩扇門。人們說這峽穀中,水勢常常奔騰崩潰。我來到這裡鼕日,水位下降露出石頭根基。被征役的人們背負著沉重的負擔,巢穴中蜂蟻聚集。以前聽說這裡曾經發生過暴行,狗和豬相互爭鬭。峽穀旁邊很少有船衹經過,路過的人們都收歛起精神。惴惴不安地害怕它的出現,誰又能了解它的渡口在哪裡。曾經有個叫韓非的人,建立了卓越的功勛。多少年過去了,江路又變得荊棘叢生。煌煌莊嚴地執掌使節,旌旗在江邊閃耀。在我眼中千裡之外,狗和豬算得了什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險惡的斷藤峽景象,通過對峽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感慨和對歷史人物的敬仰。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使得整躰意境生動而深刻。作者通過對峽穀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的廻顧和對未來的思考,展現了對人生滄桑變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