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公館夜宿

棲遲異域南冠客,嘹唳長風北雁聲。 靜院無朋休對酒,高樓有女獨鳴箏。 霞光曉伴銀河落,露氣宵含玉樹清。 古往今來成悵望,叢臺孤月向人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棲遲(qī chí):停留,棲息
  • 異域(yì yù):陌生的地方
  • 南冠(nán guān):指南方的國家
  • 嘹唳(liáo lì):鳥鳴聲
  • 長風(cháng fēng):指北方
  • (xiū):停止
  • 獨鳴箏(dú míng zhēng):獨自彈奏着箏
  • 霞光(xiá guāng):朝霞的光芒
  • 銀河(yín hé):天河
  • 露氣(lù qì):晨露
  • (xiāo):夜晚
  • (hán):包含
  • 古往今來(gǔ wǎng jīn lái):古代和現在
  • 成悵望(chéng chàng wàng):產生悵惘之情
  • 叢臺(cóng tái):指高臺

翻譯

永年公館夜宿

客人停留在陌生的南方國家,聽着北方長風中北雁的鳴叫聲。在安靜的院子裏,沒有朋友,無法共飲美酒,高樓上有位女子獨自彈奏着箏。朝霞的光芒伴隨着銀河的落下,夜晚的晨露中瀰漫着玉樹清香。回想古往今來,心生悵惘之情,高臺上孤月照耀着人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客人在永年公館夜宿的情景,表現了他在異國他鄉的孤寂與感慨。詩人通過描寫客人在靜謐的環境中與自然的親近,以及對過往和現在的思考,展現了一種懷舊之情和對人生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