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川書來約會杭城議共遠遊

故人約我事清遊,茲興年來百不留。 曾欲天台觀瀑布,遂登廬嶽訪浮丘。 枯筇短屐三高墓,明月清風八詠樓。 屈子子長非我事,一區何處不夷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廬嶽(Lú Yuè):即廬山和嵩山,兩山郃稱。 枯筇(kū qiāng):指乾枯的竹子。 短屐(duǎn jī):短靴。 八詠樓:指八景樓,古代建築物名。

繙譯

老朋友約我一起出去遊玩,今年的心情百般暢快。曾經想去天台山看瀑佈,後來登上廬山和嵩山一帶。看到乾枯的竹子和短靴,還有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風,以及八景樓。屈原和孔子的事情與我無關,但無論走到哪裡,都有著獨特的風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故人約定一起遊玩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暢快和對自然風光的贊美。通過描寫廬山和嵩山的景致,以及一些歷史人物的事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熱愛,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人生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歷史的獨特感悟。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