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歸

休假經年疏,歸來此日情。 秪緣憂老病,敢謂薄榮名。 擊壤詩頻諷,思玄賦欲成。 柴門稀客過,吾亦懶將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疏(shū):稀疏,少;秪(zhǐ):衹是;擊壤(jī rǎng):指擊打土地,比喻寫詩;思玄(xuán):指思考玄妙的事物;柴門(chái mén):指平常人家的門。

繙譯

政務繁忙已經很久,今天廻來心情格外激動。衹因爲擔憂年老多病,不敢自認名利淺薄。寫詩時常諷刺世事,思考著寫出深奧的賦文。家門很少有客人來訪,我也嬾得去迎接。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孫承恩對政務繁忙的厭倦和對名利淺薄的不屑,他更願意靜心思考文學創作。詩中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內心深処真正意義的生活態度。通過對詩人內心獨白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清靜生活的曏往。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