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後齋赴河南

大省看筮仕,名門克象賢。 憶逢君少日,今見我衰年。 自是源流遠,非關雨露偏。 玈翁有遺蹟,試問洛人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hì):古代一種占卜方法
  • 象賢:有賢德的樣子
  • 玈翁(lúwēng):指古代傳說中的卜筮之人

翻譯

送朱後齋去河南 明代 孫承恩 大省看着占卜的官員,名門子弟有賢德的風範。 回憶起與你年少時的相遇,如今見到我已年邁衰老。 自然是源頭淵遠,與其說是雨水滋潤,不如說是命運註定。 玈翁留下了卜筮的痕跡,不妨問問洛陽人傳承下來的事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命運變遷的感慨。詩人通過對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展現了歲月無情的變遷,以及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輪迴。詩中運用了古代卜筮的意象,暗示着人生的種種變化和命運的無法預測。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深刻,表達了對人生滄桑和命運無常的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