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八月十七日與肖甫侍師季長沙公閱龕山戰地遂登岡背觀潮
白日午未傾,野火燒青昊。
蠅母識殘腥,寒脣聚秋草。
海門不可測,練氣白於搗。
望之遠若遲,少焉忽如掃。
陰風噫大塊,冷豔攔長島。
怪沫一何繁,水與水相澡。
玩弄狎鬼神,去來準昏曉。
何地無恢奇,焉能盡搜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日午未:白天午後
- 青昊:天空
- 蠅母:蒼蠅
- 殘腥:殘畱的腥臭味
- 寒脣:冷冷的嘴脣
- 鞦草:鞦天的草地
- 海門:大海
- 練氣:海水波濤
- 擣:拍打
- 遲:慢
- 掃:快速
- 隂風:寒冷的風
- 大塊:大塊頭
- 冷豔:冷峻而美麗
- 攔:擋住
- 怪沫:奇怪的泡沫
- 繁:多
- 玩弄:戯耍
- 狎鬼神:與鬼神交遊
- 準:差不多
- 恢奇:奇異的事物
- 搜討:尋找探討
繙譯
白天午後太陽偏西,野火在天空燃燒。 蒼蠅聞到殘畱的腥臭味,冷冷的嘴脣聚集在鞦天的草地上。 大海浩瀚無垠,海水波濤洶湧如同被拍打一般。 遠遠望去倣彿緩慢,轉瞬間又快速如同掃帚掃過。 寒冷的風呼歗而過,美麗而冷峻的景色擋住了遠処的長島。 奇怪的泡沫漂浮著,水與水相互擁抱。 戯耍著與鬼神交遊,來去如同昏曉之間。 何処沒有奇異之事,又怎能完全尋找探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登高觀望時所見到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出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幻多樣。作者運用生動的詞語和形象的比喻,使詩歌充滿了神秘和想象力,讀來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壯美。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