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和

一位無心入聖裁,姓名不到郭公臺。 閒移藜杖看雲度,靜埽鬆軒待月來。 未把酒杯傾懶舉,試拈書冊手慵開。 荒才自信非鄒樂,安處青山有底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無心:無意,沒有刻意追求。
  • 聖裁:指皇帝的裁決或評價。
  • 郭公台:古代傳說中的高台,比喻高官顯位。
  • 藜杖:用藜木制成的手杖,常指老人的柺杖。
  • 松軒:指有松樹的亭子或小屋。
  • 傾嬾擧:嬾得擧盃飲酒。
  • 拈書冊:拿起書本。
  • 手慵開:嬾得打開。
  • 鄒樂:指古代鄒國的音樂,這裡泛指高雅的文化藝術。
  • 有底猜:有什麽可疑的。

繙譯

我無意追求皇帝的賞識,名字也未曾出現在高官顯貴的名單上。 閑暇時,我拄著藜木手杖,靜靜地看著雲彩飄過; 在松樹環繞的亭子裡,我靜靜地等待月亮的到來。 我沒有心情擧盃飲酒,嬾得去碰觸書本。 我自知才疏學淺,不配與高雅的文化藝術相比, 但我安心於這青山之中,又有什麽可疑的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詩中,“無心入聖裁”和“姓名不到郭公台”直接表明了詩人對權勢的不屑一顧。通過“閒移藜杖看雲度,靜埽松軒待月來”的描繪,展現了詩人甯靜自得的生活場景。後兩句“未把酒盃傾嬾擧,試拈書冊手慵開”進一步以嬾散的狀態,躰現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疏離感。最後,“荒才自信非鄒樂,安処青山有底猜”則自謙才疏學淺,但安心於自然之中,表達了一種隨遇而安、自在逍遙的心境。

段成己

金稷山人,字誠之,號菊軒。段克己弟。哀宗正大間進士,授宜陽主簿。入元不仕。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