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國祥靜樂堂
攘攘區中人,役心名與利。
於身竟何有,乾沒無少置。
叔敬有耳孫,犖犖與時異。
一官不肯覓,閒居養高志。
築室塵境中,中有塵外意。
方其厭囂湫,歸來得小憩。
牀頭一卷書,淨洗紛華累。
苟能樂其樂,寧復事吾事。
見客不吝情,有酒即成醉。
爲問東華塵,何如北窗睡。
清風吹我懷,萬事覺無味。
誰知方寸閒,自有清涼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攘攘(rǎng rǎng):形容繁忙、紛亂的樣子。
- 區中:指世間。
- 役心:被心所驅使,指爲名利所困。
- 乾沒(qián mò):指虛度光陰,無所作爲。
- 犖犖(luò luò):形容明顯、卓越。
- 閒居:閒居,指不從事官職,隱居。
- 高志:高尚的志向。
- 塵境:塵世,指世俗的世界。
- 囂湫(xiāo qiū):喧囂,指塵世的嘈雜。
- 紛華:繁華,指世俗的繁華。
- 東華塵:指繁華的塵世。
- 北窗睡:指隱居的生活,典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北窗高臥」。
- 方寸:指心。
翻譯
世間的人們忙忙碌碌,只爲追逐名利。這些對於自身究竟有何益處,卻終日虛度光陰,不肯稍作停歇。叔敬有着卓越的後代,與時人迥然不同。他不尋求官職,閒居以培養高尚的志向。在塵世中築起居所,卻懷有超脫塵世的心意。當他厭倦了塵世的喧囂,歸來便能得到片刻的寧靜。牀頭放着一卷書,洗淨了世俗的繁華與累贅。如果能享受這份樂趣,又何必再忙於世俗的事務。見到客人也不覺得厭煩,有酒便能沉醉其中。試問繁華的塵世,又怎能比得上北窗下的安睡。清風吹拂,讓我感到內心的清涼,萬事萬物都顯得索然無味。誰知道在這方寸之間,自有清涼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塵世中追逐名利的繁忙與隱居生活的寧靜,表達了作者對超脫塵世、追求內心清涼的嚮往。詩中,「攘攘區中人」與「叔敬有耳孫」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隱居者的高尚志向和超然態度。通過「牀頭一卷書」、「北窗睡」等意象,描繪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足,體現了作者對世俗繁華的淡漠和對內心清涼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