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遊天台次張外史韻

· 倪瓚
四明山水名天下,師去那知客路遙。 雪霽驚麇騰宿莽,月明寒鵲集疏條。 坐尋雲頂千峯石,歸趁江頭八月潮。 說與住山光老子,送賓也合過溪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四明:山名,位於今浙江省甯波市西南。
  • (jūn):鹿的一種。
  • 宿莽:指經鼕不死的草。
  • 疏條:稀疏的樹枝。
  • 雲頂:山的高処。
  • :乘,利用。
  • 住山光老子:指山中的老僧。

繙譯

四明山的美景聞名天下,大師此去方知路途遙遠。 雪後天晴,驚動了在宿莽中騰躍的鹿,月光下,寒鵲聚集在稀疏的樹枝上。 坐著尋找雲頂之上的千峰奇石,歸來時正好趕上江邊的八月潮。 告訴山中的老僧,送客時也該走過那谿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僧人遊歷四明山的情景,通過雪霽、月明等自然景象,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山水的壯美。詩中“坐尋雲頂千峰石,歸趁江頭八月潮”表達了僧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旅行的期待。尾聯則以幽默的口吻,提醒山中的老僧,送客時不要忘記走過那谿橋,增添了詩作的趣味性。

倪瓚

倪瓚

元明間常州無錫人,字元鎮,號雲林居士,又有荊蠻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陽館主等號。博學,好古。有潔癖。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居有清悶閣,藏書數千卷,古鼎法書,名琴奇畫陳刊左右,幽迥絕塵。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富家悉被禍,而瓚扁舟箬笠,往來太湖及松江三泖間。不受張士誠徵召,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以蕭疏見長。與黃公望、王蒙、吳鎮爲元季四家。有《清悶閣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