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郯九成見寄

· 倪瓚
郭外青山舊結廬,微茫野徑望中無。 殘生竟抱煙霞癖,好事猶傳海嶽圖。 夜壁松風懸雅樂,秋池菊水酌商觚。 儻從世事求玄賞,好趁輕舟看浴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郯九成: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倪瓚(ní zàn):元代著名畫家、詩人。
  • 郭外:城外。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指隱居。
  • 微茫:模糊不清。
  • 野徑:鄉間小路。
  • 煙霞癖:對山水景色的極度喜愛,常指隱士的生活情趣。
  • 好事:此處指喜歡收藏或欣賞美好事物的人。
  • 海嶽圖:描繪山海的圖畫,這裏可能指珍貴的畫作。
  • 松風:風吹過鬆樹的聲音。
  • 雅樂:古代用於祭祀或宴會的音樂,這裏指高雅的音樂。
  • 菊水:菊花浸泡的水,常用於泡茶。
  • 商觚(shāng gū):古代的一種酒器。
  • (tǎng):倘若,如果。
  • 玄賞:深奧的欣賞,指對高深藝術的欣賞。
  • 輕舟:小船。
  • 浴鳧(yù fú):在水中游泳的野鴨。

翻譯

在城外的青山旁,我曾建起簡陋的居所,如今那模糊不清的鄉間小路已望不見。我這一生竟對山水有着無法割捨的喜愛,喜歡收藏的人還在傳頌着那幅描繪山海的圖畫。夜晚,松樹間的風聲如同雅樂般悠揚,秋天的池塘邊,我用菊花水斟滿了商觚。如果我追求的是世間深奧的藝術欣賞,那我寧願乘着小船去看那些在水中嬉戲的野鴨。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倪瓚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詩中「殘生竟抱煙霞癖」一句,深刻描繪了詩人對山水景色的癡迷,而「好事猶傳海嶽圖」則展現了詩人對藝術珍品的珍視。後兩句通過對夜晚松風和秋池菊水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寧靜而高雅的生活氛圍。最後,詩人表達了對世俗追求的淡漠,寧願選擇一種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心境。

倪瓚

倪瓚

元明間常州無錫人,字元鎮,號雲林居士,又有荊蠻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陽館主等號。博學,好古。有潔癖。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居有清悶閣,藏書數千卷,古鼎法書,名琴奇畫陳刊左右,幽迥絕塵。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富家悉被禍,而瓚扁舟箬笠,往來太湖及松江三泖間。不受張士誠徵召,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以蕭疏見長。與黃公望、王蒙、吳鎮爲元季四家。有《清悶閣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