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七夜偶嘗苦筍與叔固彥章志亨叔侄聯句並用述懷
曉行□□□,春圃筍纖纖。
勢健爭先出,行分續後添。
觸藩和葉破,穿壁帶泥粘。
犢角形雖瘐,貓頭味不兼。
夷齊全節操,王解異貪廉。
玉版霏霏嫩,玳簪剡剡尖。
清涼生肺腑,淡薄勝齏鹽。
諌果嘉同苦,思蓴陋絕甜。
祖生鞭已試,蘇武節難殲。
便使饞涎忍,休令飽腹厭。
常憐風入戶,不見雨侵檐。
色映琉璃枕,陰浮翡翠簾。
堅貞誰與友,正直爾休謙。
好擬渭川富,終奇淇澳瞻。
相逢心獨喜,得句手還拈。
坐久雲生席,更深月露奩。
未看巢葉鳳,空嘆上竿鮎。
薄世皆眼白,吾儕徒首黔。
七賢人品異,六逸姓名潛。
座上唐夫子,居然有紫髯。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犢角(dú jiǎo):小牛的角,此處比喻竹筍的形狀。
- 貓頭:指竹筍的頂部,形狀似貓頭。
- 夷齊:指古代的賢人伯夷和叔齊,他們因守節不食周粟而餓死,此處比喻竹筍的節操。
- 玉版:形容竹筍的質地如玉般細膩。
- 玳簪(dài zān):玳瑁制的髮簪,此處形容竹筍尖銳如玳簪。
- 諌果(jiàn guǒ):勸諫的結果,此處指苦筍的味道。
- 思蓴(sī chún):思念蓴菜,蓴菜是一種水生植物,味美。
- 祖生:指東晉名將祖逖,此處比喻竹筍的堅韌。
- 蘇武:西漢時期的忠臣,被匈奴囚禁十九年而不屈,此處比喻竹筍的節操。
- 饞涎(chán xián):因貪食而流出的口水。
- 休令:不要使。
- 琉璃枕:用琉璃製成的枕頭,此處形容竹筍的顏色。
- 翡翠簾:用翡翠裝飾的簾子,此處形容竹筍的色澤。
- 渭川:指渭水流域,古代著名的竹產地。
- 淇澳(qí ào):指淇水之濱,也是古代著名的竹產地。
- 七賢:指竹林七賢,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
- 六逸:指六位隱逸的賢人。
- 紫髯(zǐ rán):紫色的鬍鬚,此處形容唐夫子的特徵。
翻譯
清晨行走,春日的園圃中竹筍纖細嫩綠。它們爭先恐後地生長,有的剛剛破土而出,有的已經穿透了泥土。竹筍的形狀雖然瘦小,但頂部卻像貓頭一樣有趣。它們保持着伯夷叔齊般的節操,王者的解剖也區分了貪與廉。竹筍的質地如玉般細膩,尖端銳利如玳瑁簪。它們帶來的清涼感滲透肺腑,淡薄的味道勝過齏鹽。苦筍的味道雖然苦澀,卻勝過思念的蓴菜。它們像祖逖的鞭子一樣堅韌,像蘇武的節操一樣不屈。即使讓人饞涎欲滴,也不應讓它們被飽腹所厭棄。常常憐愛風吹入室,卻不見雨水侵入屋檐。竹筍的顏色映照着琉璃枕,陰影如翡翠簾般浮動。它們的堅貞與正直,值得我們與之交友,無需謙虛。好似渭川的富饒,終將奇觀淇澳的瞻仰。相逢時心中獨喜,得句時手還拈着筆。坐久了,雲朵似乎生在席上,夜深了,月露如妝奩般清澈。還未看到巢中的鳳凰,卻已嘆息上竿的鮎魚。薄世中人們的眼光短淺,我們這些人的首領卻深沉。七賢的人品各異,六逸的姓名隱匿。座上的唐夫子,顯然有着紫色的鬍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竹筍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其堅韌不拔、節操高尚的品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如將竹筍比作伯夷叔齊、祖逖和蘇武,強調了其堅貞不屈的精神。同時,通過對竹筍生長環境的描寫,傳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讚美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和對世俗的淡泊態度。
唐桂芳
元明間歙縣人,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唐元子。少從洪焱祖學。元至正中,授崇安縣教諭,南雄路學正。以憂歸。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辭不就。尋攝紫陽書院山長。卒年七十有三。有《白雲集》等。
► 302篇诗文
唐桂芳的其他作品
- 《 用石門宴集韻有懷王達善 》 —— [ 元 ] 唐桂芳
- 《 幽居 其二 》 —— [ 元 ] 唐桂芳
- 《 次韻陳敬所高吟之辱二首 》 —— [ 元 ] 唐桂芳
- 《 病中辱周彥明吳彥衝下顧荒寂長篇短句間見層出懶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謝 》 —— [ 元 ] 唐桂芳
- 《 載效唐律二解兼寄弘甫夏君 》 —— [ 元 ] 唐桂芳
- 《 和子靜先生韻答見梅兄希賢侄 》 —— [ 元 ] 唐桂芳
- 《 題趙仲簡黃山送別圖 》 —— [ 元 ] 唐桂芳
- 《 曉行 》 —— [ 元 ] 唐桂芳